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债券

宽松货币政策将更侧重“适度”

2009-07-13 09:47:00    作者:任晓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7日,央行公开市场加大资金回笼力度,正回购利率也较此前一周上涨了5个基点;8日,央行公布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一年期央票重启。这些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或将要转向?观察人士认为,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重启一年期央票更多的是在提示“适度”,短期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不会改变。

  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本身存在上涨需求。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与银行资金成本倒挂严重,从理顺利率体系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观察,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有其合理性。IPO重启也推动了正回购利率的上行。货币市场利率抬升的直接影响是与其关联密切的票据融资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将有助于下半年贷款平稳合理增长。

  近期,市场面临的流动性压力越来越显著:一方面,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巨大,7月份有8155亿元,三季度更是达到1.87万亿元的天量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流出减少、人民币升值预期再起及不可排除的热钱因素,外汇占款呈现回升态势,特别是5月份外汇占款高达2400亿元,创出年内高位,未来外汇占款增长的压力还有可能继续增大。

  而6月信贷继续超强增长成为一年期央票重启的直接触发因素,也向市场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可能引发的通胀、资产价格泡沫及银行信用风险等,央行不会“视而不见”,将适时适度微调。

  但应该看到,由于发行规模、发行频率均可随时调整,1年期央票仍为弹性手段。此举“微调”性质明显,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收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经济的激励政策仍需保持持续性,否则可能带来经济的大起大落。一旦由于调控的原因使经济再次下滑,那么经济再次回升的成本和难度将变得更为巨大。

  下一阶段,数量型工具仍是央行调控的首选。央行将综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外汇占款变动、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量及IPO重启等因素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央票发行和回购操作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节奏,如果未来继续出现信贷高增长局面,不排除重启定向央票及三年期央票的可能。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暂无调整的必要。

  价格工具方面,流动性充裕决定利率暂无下调的必要,而年内也不太可能加息;汇率方面,人民币升值现在还缺乏实体经济的足够支撑,保持稳定仍是最佳选择。

  那么,何时需要开始收紧银根?观察人士认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转向,需要确定国内经济稳定的时点。首先,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来看,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长率至少在8%以上,有部分专家甚至预测这一数字达到10%以上。这个指标稳定至少两个季度以上且相应的价格水平呈上涨态势时,才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恢复到稳定水平。其次,一些领先指标如PMI持续在50%以上较高水平,发电量、出口环比增速较长时间保持增长态势。再次,还需配合参考就业率的改善、工业增加值的上涨、消费增长率的提升等一些增长质量指标。当上述指标确认经济增长稳定之时,货币政策将开始收紧。此外,由于我国通胀的输入型特征明显,还需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