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巡视工作细节
意见箱放置在容易注意并方便前往的场合,附近不能有摄像头
意见箱放置在容易注意并方便前往的场合,附近不能有摄像头
在金钱诱惑下,每逢周末都按照指令去附近军事基地拍照。
从信用卡的申领、使用到发卡后的管理,银行有很多苦衷
网络投票由大众网协办,时间为6日0时到2015年1月4日24时
农产品订单融资对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有突出作用。农产品订单融资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的发展明显滞后。农产品价格的高波动导致订单价值不稳定、难评估;同时国内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和服务,订单抵押登记平台不够规范,违约风险较高,使得订单融资风险相对较大,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介入。
农产品订单融资的可行路径探析
李菡 王兆旭 邹磊
农产品订单融资对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有突出作用。农产品订单融资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的发展明显滞后。农产品价格的高波动导致订单价值不稳定、难评估;同时国内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和服务,订单抵押登记平台不够规范,违约风险较高,使得订单融资风险相对较大,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介入。但农产品订单反映未来的现金流,可以作为获取贷款融资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探索农产品订单融资的具体实现形式和推广路径,最终使农产品订单成为有效的合格抵押品。
本文节选了寿光农产品订单融资的实践,和相应的政策建议,略去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有兴趣的读者请查看原文。
一、农产品订单融资的可行路径:寿光市“贷款保证保险”模式
寿光市自2012年以来持续推进蔬菜订单融资创新业务。
(一)第一阶段: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可行模式
1.制度保障与措施
一是制定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当地政府出台《农产品订单贷款暂行办法》、《订单登记证书》等制度,完成订单融资的制度保障。二是政府出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金,多项措施加强订单风险管控。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规范业务流程。
2.主要模式及成效
基于上述制度设计,寿光市主要推动发展两种订单融资模式:
一是农户“信用评定+贷款”的订单融资模式。信用等级高、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户,将农产品订单在农业部门登记,即可向银行申请订单融资贷款,无需其他抵押或担保。
二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履约保险+贷款”的订单融资模式。企业与大型超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或境内外公司等签订订单,企业持订单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由保险公司提供履约保险。
起步阶段,企业订单融资较少,保险机构进入的意愿也不强烈。总体看,蔬菜订单融资的优势并未充分体现。
(二)第二阶段:创设贷款保证保险,实现突破
为进一步增强蔬菜订单信用,吸引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和保险公司进入订单融资市场, 2013年5月,寿光市政府与人保财险总公司达成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首批贷款规模为20亿元,其中10亿元专门用于蔬菜订单融资。
1.主要做法
(1)明确保障对象。以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签立的生产订单为依据,以社员农户为对象办理保证保险。
(2)设立贷款保证基金池。由财政按贷款额的1.5%,借款人按贷款本息额的1%共同出资设立贷款保证基金池。
(3)资金使用与赔付处理。基金池资金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建账管理。发生违约损失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赔付。赔付时先行支付池内资金,不足部分由保险公司和银行按照90%和10%的比例共同分担。当保险公司当年赔付数额达到年度归集保费的4倍时,停止赔付。
(4)建立履约信息登记系统。寿光市政府出资300余万元,由人民银行寿光市支行牵头,其他40个部门支持建立了配套的征信登记系统,强化双方契约意识和信用观念。
“贷款保证基金池+贷款保证保险”引入后,寿光蔬菜订单融资的制度保障趋于完整,有效突破了发展瓶颈。
2.主要模式及成效
“贷款保证基金池+保证保险”模式使相应的融资模式更趋成熟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农户“订单+信用评定+保证保险(担保、联保)”融资模式。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订单+信用评级+保证保险”的融资模式。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信用评级+保证保险”的融资模式。
(三)蔬菜订单融资的关键点及重要意义
寿光蔬菜订单融资能取得良好效果,贷款保证保险模式使订单参与各方均从中受惠,机制设计契合了各方利益,有效破解了蔬菜订单融资的制约因素。
寿光蔬菜订单融资成功的关键点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有效实现了订单信用增级;其次,成功引入商业保险;三是强化了信用甄别;四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文本及流程确保了订单的真实性。
寿光蔬菜订单融资在解决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缓解农户融资难题,二是强化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带动作用,三是拓展保险对农业生产的覆盖范围,四是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策建议与展望
作为农产品订单融资的创新实践,寿光蔬菜订单融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但目前的订单融资业务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融资规模偏小和订单功能单一。
在总结山东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推动农产品订单融资加快发展。
(一)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订单登记平台。应在全国或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订单登记平台,强化农产品订单的履约责任。
(二)明确农产品订单的法律效力。应尽快推动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产品订单的法律效力。
(三)构建农产品价格参照体系。择机发展大宗农产品远期和期货交易,构建农产品价格形成和发现机制。
(四)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逐步降低费率并提高单户贷款和赔付额上限。同时,应引导更多银行和保险开展良性竞争。建议监管部门提高此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各级人民银行也应通过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加大流动性支持,同时加快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长期看,建立“订单+期货+保险”的订单金融模式是最终目标。只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远期或期货交易市场,使农产品订单成为标准化合约,订单才能真正具有可转换、可交易性,才能真正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以指导和稳定农业生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