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5 08:58:00 作者:孙韩高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山东省产权登记公司大厅就是一级半市场交易的地方。
文/片 本报记者 孙韩高 刘红杰
2009年,“烟台氨纶内部职工股于6月25日上市交易”的消息,给沉闷的市场刮来了清新的风。这意味着9000多名在1993年以每股1.6元买入原始股的投资者,在16年后获得了人均超过17万元的收益。
一时间,一级半市场又喧嚣起来,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股民们体味着五味的投资人生。
原始股股东
一只股票获利80倍
刘先生曾经是山东科达证券部的工作人员,2003年,山东科达股份有限公司处理内部职工股而发的《紧急通知》中,刘先生是联系人,对于山东科达原始股的昨天今天,刘先生了如指掌。
“山东科达是东营市一家主营市政工程的股份制企业,曾在原来的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过牌,属于下柜企业。大概是1993年,山东科达以每股面值10元、发行价13元的价格,定向募集资金。开始时大家不认同,公司只好硬派,感觉跟卖破烂似的,不同级别的员工分派的数额不同,普通职工三五十股、几百元钱,没有钱的从工资里扣。内部职工股是91万多,法人股150万多,共242万股。”
刘先生介绍说,1996年,国家推行柜台交易制度,上柜之前,山东科达进行了股份拆细,将每股10元拆成每股1元,股份总额变成2420万股。股东手中的股份一下成了原来的十倍,不少人开始削尖脑袋弄股票。
1996年,山东科达在山东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很多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当时炒得很高,很快就从1股1.3元涨到五六元,这时候,不少人开始后悔当初买得太少了。”
山东科达并没有让它的投资者失望。1997年,公司分红配股,实际上10送6,公司股本总额达到3872万股。2000年,公司分红配股,10送10,股本总额达到7745万股。至此,经过股份拆细、送股,原来的1股变成了32股。一级半市场中的山东科达股东激情洋溢,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但是,1999年前后,柜台交易停止,山东省遗留了约110家“下柜企业”,占全国的1/4左右,为全国之最。山东科达就是其中的一家。一直到2004年山东科达上市,股东才重见曙光。等待了10年,山东科达的2200多名个人股东终于等来了企业即将在A股公开上市的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在一级半市场上买来的内部职工股上市三年后将可以流通,沉淀了多年的“掘金梦”即将实现。当时证监会不准以股东大会形式讨论内部职工股问题,科达集团采取的策略是,征集所有内部职工股股东的签名,让其声明“同意自己手中的股票6.6312%三年后可以流通,其余均锁定”。股东纷纷签名,短短的时间内,签名股东达到了70%。
“2004年公司上市之前的一段时间,很多行家知道公司要上市了,出高价买山东科达的原始股,价格炒得很高,最高到了11元。当时,南方来了不少炒客,他们拿着矿泉水瓶、夹着公文包,在东营的大街上游荡。他们雇用当地的“黄牛”替他们收购山东科达的原始股,但不少股东都打定主意死抱着,念头就是:赚了就发一笔,赔了自认倒霉。”刘先生说。
2004年,山东科达上市了,首日开盘价12.08元,收盘价11.96元。有一位股东,1993年花1300元买了100股原始股,到2004年变成了3200股。2006年,公司又配股,10送2,他的3200股变成了3840股。2007年,正逢大牛市,山东科达股价高达27元,那位股东出手了,1300元变成了10万元,获利近80倍!
黄牛老罗
买进卖出月入超过两千
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股东,经历过起起落落终于明白,那张“纸”并不都是钱。望着那曾经追逐如今却如同“鸡肋”一般的股权证,他们不知如何处置。
但是,应了“有需求就有市场”的规律,内部职工股活跃的过户市场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几乎每一家证券登记公司的门前,都会碰到一个或一群发放名片的“中介代办商”。他们瞅准每一个走进交易所的人,给他们递上一份“希望”。
8月3日记者一走进去,呼啦就围上五六个人,当记者表明有原始股要出售时,这些人纷纷递上名片。这些名片上基本都写着:长期供求历史遗留股、内部职工股、大盘职工股等。名片的反面则列出一长串名称:鲁南制药、恒通化工、广饶石化、大观园、人民商场……
不少人将他们称为“黄牛”,老罗就是这样一位“黄牛”,是长期从事一级半市场交易的老股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行股票起,他就专门买原始股。近几年他的很多同伴转入二级市场参与沪深股市的操作,但他却一直在从事一级半市场的交易。
“你们靠什么赚钱?”记者问。“炒来炒去让资本增值呗。停牌压在投资者手里的股票不少呢,很多股票到沪深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在一级半市场交易的,是有可能上市流通的和公众股已经上市的内部职工股,只要炒准了一个,准能赚一笔。”老罗说。
“比如南山实业,原是山东省产权挂牌交易,产权停止交易时,价位3元多,停牌后就开始民间自由交易,价位上升到7元,该企业正式发行股票前后,价位又上升到10元。”老罗无限怀念地回忆说,就这个股票,我一倒手赚得就够吃一年的。
不过老罗也无奈地说,世上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如果不幸抱回家一把没希望的股票,就只能压箱底了,这就是一级半市场的风险。”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3块钱买进华冠股份,不到半年企业就破产了,血本无归啊!
“我们就要把宝押在能复活的内部职工股上!股市有风险,并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话。内部职工股能不能复活,谁也没有定论,‘黄牛’同样有风险。”老罗总结出了规律,有消息的股票才有市场、才有价格。那些上市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股票肯定无人问津。一级半市场的价格,主要受消息影响而升降。上大市的消息越明朗,价格就越高。有些股票的消息不确定,一会儿说很快就上大市了,一会儿又说搁浅了,这就会引起价格波动。
老罗告诉记者,至于哪些股票以后能上大市,也不只是凭空捏造,总是有一些根据和说法。比如某公司正在争取上市,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又如某公司将被某上市公司收购,原股票将成为该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股,三年后上市。说法不同,价格迥异,而且以往的事实说明,这些小道说法,准确率还蛮高的。不过若是传言消息不准确,不幸抱回家一把没希望的股票,就只能压箱底了,这就是一级半市场的风险。
“每月买进再卖出,怎么也能赚个两千多元,要是好了上不封顶,生活是够了。”不过老罗也坦言,近年来,一级半家族越来越大,有僧多粥少的趋势,再加持股方惜售心理越来越强,这碗饭里的油水也少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