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财经

[青岛]靠海吃海青岛碱业发力海洋产业

2010-08-23 08:59:00    作者:段海涛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按照青岛碱业此前披露的公告,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558亿元,净利润2708万元,青岛碱业可获得稳定的回报。

    20日下午,经济导报记者在青岛市李沧区印江路2号院内看到,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青岛百发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正加紧建设 ,计划明年底试运行,淡化海水将直接进入青岛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预计2012年6月通水。

  此前两天有消息称 ,海洋产业被增列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其中海水综合利用是重点领域之一,将获得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海水淡化水还将获得价格补贴。这对于正在建设中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而作为参股方之一,青岛碱业(600229)也将因此受益。

  “靠海吃海”即将实现

  20日下午,地处偏僻、罕有人迹的李沧区印江路不时有装满建筑材料的大卡车驶过,扬起一阵阵尘土。就在此路的2号院内,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正在施工。导报记者在工地外的项目简介中看到,该项目为25年的BDOO(设计-建造-拥有- 运营)项目,采用反渗透淡化工艺来实现海水淡化,建成后每日能为青岛市民提供10万吨饮用水。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 ,海水淡化厂的3项主要建筑——过滤车间、清水池和泵房都已开工建设。“我们5月份入驻施工,目前一切顺利。”工地施工方一位人士说。

  导报记者了解到,百发海水项目的淡化流程 是,从大海中抽取的海水先经过初沉淀去除泥沙,然后通过泵房进入过滤车间进行微滤和超滤处理,最后进入反渗透工艺系统,通过相关的设备加压让海水中的水分子透过渗透膜进入清水池,而浓盐水则留了下来。不过,处理后的水是一种超软水,并不能直接供人饮用,在后期处理中还要加入一定的矿物质,经过相关的生化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进入青岛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

  据了解,百发海水淡化项目从2008年就不断传出开建的消息,但实际开工日期似乎一直在拖延。对此,青岛市供水管理处处长张国辉说,百发项目立项后,先期花了一年的时间试点 ,以寻找合适的方案。针对胶州湾区域的海水水质,研究单位先后试用了4套方案,确定了不同的参数。最后经过试验和数据对比,才确定了目前的淡化方案。

  导报记者了解到,按照青岛百发的工艺,大约两吨海水能生产出一吨淡化水,工程投产后,每天能产生10万吨淡化水,可满足50万人每天的生活用水需求,占青岛市总用水量的15%以上。

  青岛碱业拓展海水利用业务

  海水淡化每吨成本是多少?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了解到具体的数字,但普遍的预期是不到5.5元,考虑到未来水价上涨、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国家可能的价格补贴,海水淡化项目盈利可以预期。这对于青岛碱业来说也是利好,其正是该项目的出资方之一。导报记者看到,百发项目工地所在的印江路2号院门外,至今还挂着青岛碱业的牌子。

  导报记者了解到,青岛百发由西班牙百菲萨公司、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和青岛碱业合资成立,项目总投资10亿元。按照最初的计划,百菲萨占91.25%的股份,青岛碱业占8.72%的股份,其余为青岛海润的出资。

  按照青岛碱业此前披露的公告,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558亿元,净利润2708万元,青岛碱业可获得稳定的回报。而在海洋产业被列为国家新型战略产业之后,海水淡化的回报或许比青岛碱业原先的预期还要高,这也刺激了青岛碱业进一步拓展海水利用业务。

  “百发项目我们只占很小的比例,而我们自己也有海水淡化项目,主要用于锅炉用水等,工艺和百发项目很相似。”20日,青岛碱业证券部一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公司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6月份已建成投产,对于未来海水淡化项目拓展,目前只有大体的计划,具体情况还不好说。

  导报记者注意到,青岛碱业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所处的李沧区在蓝色经济板块中,已将青岛碱业定位于引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水淡化,推进海洋资源的利用和转化。青岛碱业则表示,要加大浓海水综合利用专有技术的研发,形成海水淡化和浓海水深度开发利用、盐化工相结合的特色产业。而近期二级市场甚至传言,青岛碱业海水淡化项目将被迪拜引进。尽管传言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其分羹海水淡化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意图已相当明显。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