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山东财经

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党建引领“纺”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4

/ 10/18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张佳 通讯员 李玉玲 滨州报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小营街道大孙新村的“愉悦·第58家纺工厂”,一件件精美的家纺产品,为这里的村民带来了可观收益,也将更加舒适的品质生活体验送到了全国各地,同时也点亮了大孙新村的幸福生活,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

  大孙新村依托愉悦家纺产业链综合资源优势,围绕“党建红、产业兴、百姓乐”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了一处闲置5年的幼儿园,盘活土地近7亩,发展家纺产业项目。“街道党工委抓产业规划、村‘两委’干部跟进落实、企业全力协助、群众积极参与……大家齐心协力,村集体经济从几万元跃升到30余万元,农民的日子更好了。”小营街道综合执法保障中心主任、大孙管区党总支书记刘爱杰说。

  今年以来,小营街道党工委将乡村振兴列为工作重中之重,将谋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工作任务作为今年的首项重点工作,制定《小营街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2027年工作规划》,通过“一事一评”进行发布,推动各管区和包村干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谋划、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加分项,努力实现集体有收益、村庄能发展、群众得实惠。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学锋说,“前期,我们通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入户走访了解,大孙新村有200余名妇女劳动力十分渴望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照顾孩子。”按照“街道党工委+企业党工委”发展模式,加强与辖区家纺纺织龙头企业的协作配合,引导大孙新村辖区内6个行政村以党建联建带动抱团发展,从而更好地把各类资源有效统筹起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促进群众增收,小营街道探索建立“公司+产业+村集体经济”联动增收模式,通过大孙新村土地入股,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家纺产业项目,带动大孙新村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余57处家纺卫星工厂和N个家纺点实现群众就业2000余人,年均增收3.6万元。

责编:王英

审签:郭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