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山东财经

山东政法学院: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专、援、教、研”四位一体法律援助新模式

2024

/ 12/03
来源:

山东政法学院

作者:

手机查看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和维护法律正义的重要制度,高校法律援助作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山东政法学院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以法学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依托丰富的法学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打造“专、援、教、研”四位一体法律援助新模式。

  一、党建引领展风采,专业加持促法援

  山东政法学院于2016年设立法律援助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工党支部基础上,建立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党支部,更好的以党建引领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党建促法援。选拔50名“双师型”党员教师组成法律援助团队,强化专业加持,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该团队于2021年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19年法律援助服务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学以致用强本领,法律援助促担当

  近年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党支部不断创建“党建+社会服务”新路径,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组建党员教师和学生普法宣讲团,深入监狱、社区、工地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讲,与街道、社区党支部联合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教师和学生定期到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一是认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心共办理援助案件数量36件,为咨询人代写法律文书70多份,持续追踪案件进展90余件,为地方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二是深入社区、监狱或工地现场,为困难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累计受理群众咨询案件500余件,为群众解惑答疑。三是“双师型”教师深入基层法院、检察院担任认罪认罚值班律师。带领学生开展案件分析讨论,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服务,累计完成认罪认罚审查见证近300件。四是面向社区、中小学等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通过法律专题宣讲、录制法制宣传视频、排演话剧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规范,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三、法律援助进课堂,实践教学有亮点

  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亦承担着诊所法律教育中心的职责,秉持“德育为先,德法兼修”的理念,依托丰富的法律援助教学资源,坚持法援“进课堂”,创新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提升学生法律职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统一,进一步壮大了法援队伍,对培养法律援助后备人才和化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实施“实战型”法学教学。共开设实践选修课程12门,其中5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二是寓“教”于“调”,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具有调解员身份的“双师型”教师将当事人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共同参与案件调解实践,指导学生为真实案件把脉诊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将知识学习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专业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情怀,为培养法律援助后备人才和解决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理论研究再加深,教学改革促法援

  在持续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法学教学改革研究,坚持援助与教改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果。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党支部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支部教师主持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4项、校级推广应用项目2项、荣获省级教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目、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教师主持开展的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实战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并在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实战型”法学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获山东省重点教改项目立项,以法律援助服务为依托,重点构建“实战型”法学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共同体并保障其长效运行,该研究对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办理、分析大量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案件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证研究,在预防性法律援助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打造出新特色、新亮点,拓展法援助服务新模式、新领域。

责编:宁茜

审签:安蕾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