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大众网
手机查看
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秀珍菇、大球盖菇、羊肚菌……兰陵的“大棚”里不仅种蔬菜,还有各类食用菌菇在茁壮成长。除了“山东南菜园”的美誉,兰陵县还有“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称号,全县有1.5万户农民栽培食用菌,年产值超1亿元。近年来,兰陵农商银行紧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累计发放支持菌菇产业贷款2.1亿元,为“小”菌菇实现“大”丰收努力培植“金融土壤”。
惠农资金助力小菌菇勇闯“上海滩”
金针菇破土冒头只需要短短3天,但李如春的菌菇生意从小乡村走进“上海滩”用了整整25年。
老李是兰陵县苍山街道夏庄村人,1999年开始种植金针菇,成为全县菌菇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经过五、六年的摸索和学习,老李对种植菌菇有了心得:“菌菇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温度高了菌菇品相会差,温度低了长势又慢。种植棚的建设是关键一步,用到的资金也是很多的。”2006年,老李从农村信用社获得了第一笔贷款60万元,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几年下来,老李的“种菌之路”越走越宽,建成了30多个种植棚,还成立了万民菌业种植合作社,菌菇亩产达到4万多斤,年收益600多万元。
种出门道之后,老李带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菌菇来到“上海滩”,在上海各大农贸市场推广、销售。跳过中间商直接面对客户,老李的收益更上一层楼。如今,老李把菌菇货源从自己的种植棚扩大到整个兰陵县及周边县市,销售范围也覆盖到全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集种植、收购、运输、存储、加工、销售等一体的菌菇产业链。“生意越做越大,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低。今年我又贷了150万元‘鲁担惠农贷’,利息优惠力度很大,特别好!”李如春开心地说。老李种菌20年,其中15年与兰陵农商银行携手度过,累计使用惠农贷款1400余万元。
兰陵农商银行积极开发特色惠农产品,重点落实财金融合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减费让利、提质增效。深入调研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围绕区域农业发展特色,创新推广“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系列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合作社社员贷”“新型职业农民贷”大棚权证抵押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充分满足各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要。今年以来,全行33家农区经营网点开展农户融资调研走访890余次;截至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32.86亿元。建立“鲁担惠农贷”全方位合作模式,加强省农担公司担保费减半的政策宣传引导,今年以来已办理135户1.75亿元。联合县人社局推出贴息50%的“创业担保贷”,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自业务开展以来已累计为1270户创业者提供信贷支持3.98亿元,累计申请贴息700余万元。
周到服务帮忙菌菇村撑起“致富伞”
李如春介绍了许多街坊邻里和周边村民一起种菌菇,共同致富,隔壁尚庄村的杨永刚就是其中一位。“别看我种的少,只有4亩4个棚,但是活可不轻快。金针菇每年种两茬,菌棒填料、消毒、种植,得雇20多个短工才忙得过来,工钱是我最大的开支。农商银行的贷款可以通过手机随用随贷、随时还款,非常方便!”杨永刚说。
“苍山街道是全县菌菇产业最发达的区域,其中夏庄村、尚庄村种植户最多,共有230多户。我们与村委、村办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为每位种植户都办理了‘无感授信’,解决菌菇种植期间频、急、小的用款需求。当前,夏庄村用信34户、金额658万元。”兰陵农商银行开发区支行营销副行长李晨介绍。
“菌菇村”还配套了菌菇深加工项目,主要生产香辣金针菇、杏鲍菇酱、茶树菇酱等酱菜,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位于夏庄村的兰陵春宏春红食品厂就是其中一家。“金针菇分白、黄两种,黄金针菇菇香浓郁,口感脆嫩,吃起来不易塞牙,是我们主要加工品种。”食品厂负责人李艳付介绍,“除了金针菇,我们厂还生产莲藕、芥菜等腌制品,仓库里准备了很多存货,为了打开销路,我还雇了一支销售团队。流动资金压力很大,今年在农商银行贷了50万元,缓了一大口气。”
兰陵农商银行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打造“一村一服务方案、一产业一金融产品、一大户一客户经理”的服务模式,主动与菌菇种植密集村、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菌菇加工企业等负责人、关键人对接,实现清单走访,精准服务、快速响应,通过下发融资需求清单、开展主题座谈交流、建立定人定时联络机制等各类形式,化解金融难题。今年以来,对菌菇产业相关村庄、企业开展走访30余次。在“菌菇村”,扎实做好“整存授信”“无感授信”全覆盖工作,积极推进“有感反馈”“便捷增信”阶段工作,做好用信引导,扩大用信覆盖面。目前,全县200余个有菌菇种植的自然村均实现“无感授信”全覆盖。对辖内洪川食品、康利食品等龙头菌菇加工企业及其他小微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对接,现场开展金融辅导,对有金融需求的积极响应、开通绿色办贷通道,加快调查审批速度。今年以来,发放支持菌菇企业贷款1300余万元。
(陈墨 惠祥臣)
责编:刘小彤
审签: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