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两房被接管 利好中资行新快报讯 美国当地时间7日11时,美国政府宣布联邦住房金融局暂时接管两大房贷融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两房”)。分析人士指出,两房境外最大的债权人就是中资银行,美国政府接管将会稳定投资者信心,对中资行显然是利好。 中资行持有约240亿美元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资银行海外债券投资的情况才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尽管有所减持,但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持有两房债券的总额仍高达约240亿美元,为两房境外最大的债权人。 中报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持有172.86亿美元,工商银行持有27.16亿美元,建设银行持有32亿美元,招商银行持有2.55亿美元,民生银行持有2.27亿美元,交通银行持有2700万美元。在亚洲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的次级抵押贷款投资规模居于首位。 随着两房7月卷入次贷危机,中资银行继续减持两房相关债券。从6月30日至8月25日,中行共减持46.12亿美元,中行称,减持的这些债券并未发生损失,目前两房相关债券还本付息正常;而截至8月21日,工行已将其所持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关债券账面价值减至21.7亿美元,工行新闻部门负责人谢泰峰表示,由于工商银行对这两家机构债券的持有量相对较小,因此工商银行的举措不会导致市场波动。 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战略处处长高辉清昨日表示,两房倒闭的话对中资银行的损失肯定比较大,因为境外最大的债权人就是中资银行。美国政府接管的话,可以稳定国外投资者的信心,这对中资银行来说显然是利好。 上海金融学院金融理财研究室主任章劼指出,因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评级非常高,仅次于美国的长期国债,利率也比较好,所以很多境外金融机构都会买这样的资产。政府接管避免了两房倒闭的风险,这将对债券持有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章劼进一步指出,美国政府支持两房,就会使得很多游资重新返回美国,这可能会使得海外游资进入我国的部分减少一些。这些对于我国金融市场是件好事。 中行受益将更明显 对美国政府接管两房,中资行也表示欢迎。工行新闻部门负责人谢泰峰昨日表示,欢迎美国财政部的援助计划。工行将关注此举所产生的影响,并留意市场的变化。 里昂证券昨日首次将中行纳入其评级范围。据分析,中行作为持有两房贷款最多的中资银行,其债券组合状况脆弱,应该导致505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损失,考虑到撇账影响,中行的市净率已为行业内最低,所以给予中行“优于大市”的评级。有市场人士指出,在两房被接管后,中行未来就不需要做大规模的撇账,潜在的损失被消化掉,所以中行受益将更明显。 中港两地涉及“两房”银行股 9月8日表现 名称昨H股收盘价(港元)H股涨幅 昨A股收盘价(元)A股涨幅 建设银行6.20+3.33%5.00+1.42% 工商银行5.28+3.73%4.53+0.44% 交通银行8.92+5.31%6.86+1.03% 招商银行24.35+4.06%20.09+0.45% 中国银行3.48+5.45%3.52+1.15% 周小川:援助两房有积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一表示,中国投资者欢迎美国政府援助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举措。 周小川在国际清算银行(BIS)举行的央行行长会议间隙向记者表示,“我们正在学习和研究这项新政策,不过我认为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这项政策有积极作用。” 央行新闻发言人:救助措施可稳定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高度关注美国财政部9月7日为缓解“两房”问题采取的一揽子救助措施,“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是积极的,应该能够起到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作用。美国金融市场关系到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美国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特里谢:援救两房意义重大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周一表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举动在当前市场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 “一方面,经济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应对它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过去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央行和政府完全有能力采取适宜措施帮助市场。”特里谢说。 特里谢指出,当前市场仍然处在重要的调整进程中,其表现包括一些恐慌性行为、市场的剧烈震荡和过度波动。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应以尽可能理性的态度对市场“重新定价”保持警惕。 特里谢还表示,全球范围内经济仍显著增长,同时平均增速有一定放缓;新兴经济体仍保持强大弹性,这种弹性也对全球经济带来重要支持。 巴菲特:援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昨日指出,资产组合是导致两房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接管两房是美国财政部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这给政府带来的经济成本少于其他任何办法。不过,他认为,援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时,也不会因此事而改变任何个人投资计划。 编辑:吴毅斐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