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search
光大银行:三途径解资本金之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蒋云翔  时间:2009-03-10 13:48:00   【浏览字号:

    在A股持续低迷、发行窗口难以启动的情况下,唐双宁将目光投向了H股市场。

  “为增加发行上市的灵活性,若境外资本市场提前出现回暖,也有可能优先考虑发行H股。”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近日表示。

  光大银行在2007年11月份完成财务重组后,资产规模扩张迅速,资本瓶颈已经显现出来。截至2008年底,光大银行的资产总额达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贷款余额4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一般存款余额6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监管部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证实,目前对未上市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保持在9%以上。根据光大银行提供的数据,2008年共新发行130亿元次级债补充资本,年末资本充足率为9.10%,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98%,资本充足率指标已经接近9%。

  而在今年的头两个月,光大银行贷款扩张速度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光大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光大银行新增贷款833亿元,截至2月底贷款余额较2008年底增长17.8%。

  光大银行人士透露,为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正在考虑追加发行次级债或混合资本债来补充附属资本。

  但如果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光大银行通过股本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已经刻不容缓。唐双宁表示,解决资本瓶颈的路径选择有三种,即A股上市、H股上市以及适时引入战投。

  三途径解资本金之渴

  目前,资本金正构成光大银行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2007年底,在接收了汇金公司等值200亿人民币的美元注资后,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7.19%。为了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从而实现上市,光大银行又选择发行次级债来补充附属资本。2008年4月份,光大银行发行了60亿元次级债使资本充足率满足了监管要求。

  按照当时的设想,光大银行在达到上市要求后迅速登陆A股市场,通过上市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唐双宁当时提出了要在奥运前实现上市的目标。

  截至2008年4月30日,光大银行迅速完成上市前的10项准备工作,基本具备了上市条件,并在当年5月份向监管机构递交了上市申请。

  但A股市场持续低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去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我们未能如期实现公开发行上市。”唐双宁不无遗憾地表示。

  在2008年商业银行扩张突飞猛进的一年,光大银行显然受到了资本瓶颈的约束。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2008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达到18.76%。光大银行12.2%的贷款增长速度落后于全国水平6.5%。

  为了满足业务扩张的需求,光大银行不得不通过频繁发行次级债来补充附属资本。

  公开信息显示,光大银行又分别在2008年的6月、12月发行了两期次级债,发行量共计70亿元。在今年3月份,光大银行又发行了30亿元的次级债。

  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滚动发行次级债是一个被动的方式,光大银行将完善资本补充机制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唐双宁表示,下一步为了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光大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事实上,光大银行一直没有放弃在A股上市的可能。唐双宁表示,目前光大银行正在补充完善申报文件,一旦市场出现发行窗口,将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公开发行上市目标。

  为了尽快实现上市,光大银行在2008年并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唐双宁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改革重组方案的有关精神,在资本市场没有发行窗口的情况下,也会考虑通过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补充资本金。

编辑:吴毅斐
>>浏览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