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集团(02388,HK)在内地的业务正有大动作。记者昨日了解到,自8月1日起,中银香港辖下的内地分支行已改制并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中国),南商(中国)由此将成为中银香港集团在内地的主要业务平台及主打品牌,在内地开展全面银行业务。
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杨如海,详解此次转制的原因和对于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二次转制
NBD:转制之后南商(中国)同中银香港集团,以及中银香港母公司——中国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
答:中银香港集团原来在内地有三个品牌在操作,一个是中银香港自己的分行,另外是其辖属的南洋商业银行在内地成立的外商法人银行——南商(中国),此外还包括集友银行内地分行。之所以会选择南商(中国)作为中银香港在内地的发展平台,考虑之一是为了避免中银香港集团在品牌和形象上与中国银行可能产生的混淆。
此次将中银香港在内地的分支行并入南商(中国),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次转制。第一次是在2007年12月24日,我们成功将南商在内地的分支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即现在的南商(中国)。之所以进行二次转制,主要是考虑到中银香港的身份是外资银行,其内地的分支行在业务范围上不如南商(中国),比如不能做本地居民人民币业务。而转制以后,中银香港的内地分行将具有同南商(中国)中国同样的业务资格。
转制后,南商(中国)是中银香港在内地发展的主要平台,在业务发展上同中银香港集团以及中银香港母行——中国银行的合作很多。比如在人民币结算方面,在资金来源方面我们都得到了中行方面的支持。
主攻零售业务
NBD:改制从财务上会带来哪些变化?
答:原来中银香港在内地的分行,同内地的外资法人银行在财务监管标准上有所不同。比如过去作为外资银行分行在内地不受存贷比限制,但转制成为南商(中国)后,按照银监会的规定,必须在2011年底前达到75%存贷比的要求。
转制合并之后,为财务上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资本金的合并对于资本充足率有很大提升,对于单一客户的贷款金额比以前可以提高很多。另外,规模配置和营业支出合并起来统一管理运用后,将大大强于以前各自为阵的情况。
NBD:转制后,在业务上会进行怎样的布局和规划?
答:零售银行是我们转制后要力争发展的业务范畴。中银香港内地分行转制后,的确有一些先天不足,包括网点比较有限,且经营业务方面有一些限制。我们目前在主攻客户包括进入内地的香港客户、内地的中高端客户、还包括海外华侨。另外,我们也在同银监会方面争取,希望能够允许开展人民币基金、A股股票等业务。我们预计今年11月份左右推出借记卡,信用卡也在准备过程中。
自从南商(中国)成立以来,零售业务不断发力,包括网点的增加、营销人员配置、个人网银的推出和完善等等。按揭业务是我们的强势,我们将结合中银香港在香港的资源,争取把香港到内地发展的楼盘作为我们的特约楼盘。另外我们也在和中国银行进行沟通,希望参与中行发放的开发贷款楼盘的小业主按揭业务。
NBD:南商(中国)有哪些网点扩张上的布局计划?
答:南商(中国)在11座城市拥有11家分行和7家支行,另外在上海和无锡很快还会新增两个网点。考虑到海西战略规划的因素,我们还有兴趣在福建地区开设网点。
NBD:有过考虑在内地上市吗?
答:是否在内地上市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暂时没有提到议程上,但集团一直都希望南商(中国)能够在内地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