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银行>银行资讯

工行交行东亚发打新股理财产品

  最近两周,正是新股发行的集中期,对于自行打新的个人投资者无法"分身"同时申购多个股票。那银行打新股产品是否值得选择?

  暂停9个月的新股发行重新开启至今,仅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东亚银行推出了涵盖了打新股内容的理财产品。

  打新新规大资金优势不再

  IPO新规出台后,交行在6月下旬率先推出新股申购产品--"得利宝·新股连环打"。一个月后,工行推出了新一款打新股产品"新股申购结构化优先份额产品"。8月中旬,东亚银行作为第一家外资银行推出打新股产品--"中海浦江之星22号新债新股申购精选产品"。

  与以往家家银行竞推打新股产品不同的是,此次IPO重启并没有吸引到众多银行。原因就在于,IPO新规限制了银行打新股的资金集合优势。根据新规,"单一账户网上申购不得超过网上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且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以桂林三金为例,该股发行价19.8元,申购上限3万股,等于资金上限要求是59.4万;另一些小盘股的资金上限要求可能仅需10余万。

  显然,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募集来的庞大资金对于数十万的资金需求而言,简直是无用武之地。以往,打新股理财产品的优势就在于大资金,提高中签率,然后再将总收益分摊到每个人头上。2007年,股市向好之时,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年收益大多在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40%,而一款产品的募集量往往就有几十亿。

  今非昔比。如工行发行的这款"新股申购结构化优先份额产品"计划募集资金为5个亿,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2%,仅高于定存利率。目前其他几家银行对打新股理财产品还处于观望阶段,跟进推出打新股产品的银行比较少。

吴毅斐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