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高盛虽减持但仍坚守
同为减持者,美银的生意经似乎算得更精。2008年,美银抓住认购期权的机会,两次以2.42、2.8港元每股的低价增持建行H股,2009年又分别以3.92和4.2港元的价格两次售股,获得约596.1亿港元的净收益,并仍持有建行约11%的股份。
高盛本是中国银行业的积极投资者,不过由于自身财务的艰难,亦只能抛弃初衷转身成为财务投资者。今年5月,高盛以每股4.8港元的价格抛售已解禁的约30亿股工行股份,净赚110亿港元,减持后持有工行股份比例为3.9%。
不过,随着下半年来形势的好转,外资行不再减持中资行,甚至有部分机构开始加码。今年4月9日,摩根大通以10亿港元增持工行H股至5%以上,之后又不断增持,至4月16日持股比例增至5.61%;10月份第二批工行H股解禁之后,高盛、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均承诺将不会减持;11月19日,德意志银行通过一份期权协议受让华夏银行另一股东所持股份,从而持股比例达到17.2%,成为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
“外资行减持中资行多数是迫于今年的特殊形势,”伍永刚表示,“由于中资银行盈利性较强,因此预计外资银行以后应会继续加大对中资行的投资。”
外资行信用卡网点不够网银补救
利好落地 外资行在港力推人民币产品
外资行未雨绸缪布局基金代销业务
外资行境内发债破冰 跟进意愿不强烈
中资行收紧贷款外资行趁机低利率抢客
外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渐摆脱零负收益"魔咒"
外资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复出
顺应调控 外资行集体收紧房贷
2010年如何把握机会?八大外资行详解虎年投资策略
存贷比成“紧箍咒”外资行年末上演拉存款
利好落地 外资行在港力推人民币产品
外资行未雨绸缪布局基金代销业务
外资行境内发债破冰 跟进意愿不强烈
中资行收紧贷款外资行趁机低利率抢客
外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渐摆脱零负收益"魔咒"
外资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复出
顺应调控 外资行集体收紧房贷
2010年如何把握机会?八大外资行详解虎年投资策略
存贷比成“紧箍咒”外资行年末上演拉存款
吴毅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