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会贬值,但市民鲍先生近日却无意中发现,他使用信用卡刷卡产生的积分,几年来竟也产生了不小的贬值。
鲍先生日前打开银行网站查找积分兑换礼品时吃惊地发现用积分可换到的礼物不值钱了:自己有意兑换的无绳电话,所需要的积分已从原来的20万分猛涨到了41万分。
记者从本市银行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积分规则为消费1元积1分,并且宣称积分“永久有效”。记者查看了几大银行的积分兑换计划,1万分以内可以兑换的礼品几乎绝迹,即便有,也只是冰箱贴之类的小玩意。在目前银行积分换礼的目录中,多数都将礼品落在实物上,比较常见的是数码产品、家居用品以及家用电器等。礼品虽诱人,但简单如2盒装的毛巾礼盒,所需积分便要6万。贵一点的礼品,动辄六七十万的兑换积分,几乎令人绝望。
记者在某银行兑换栏中看到,一台iPod需72万积分,一台索尼数码相机需212万积分。记者搜索了该银行两年前的积分兑换目录,当时iPod兑换积分为60万分,相机为100万分。抛却两者之间型号的差异,积分价值的缩水显而易见。白领张小姐给记者算了笔账,她找来某银行信用卡2007年的积分兑换目录,当时100元的中石化加油卡需要的积分为3.5万分。而到2010年,可兑换的中石化加油卡面值提高到500元,所需积分也涨到了23万分。换算下来,该银行信用卡积分的3年贬值幅度约为24%。
某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这几年来物价涨得厉害,礼品的采购成本不断上升,因此造成目前积分的贬值。除非是积累了一定数额的积分,否则可以兑换的都是低价值的礼品,这种礼品未必是你所需的,就算兑换也是“鸡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信用卡营销员薪酬不再只挂钩发卡量
信用卡中心卖保险模式复制可期
信用卡被克隆案件频发 高危区刷过卡要及时换卡
既可储蓄又可透支 信用卡功能悄然升级
中国信用卡持卡人全景调查报告发布
以招工为幌收集身份信息 骗子办卡百张透支72万
央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贷款同比翻番
信用卡别存款莫忽视未还余额 零头未清全额罚息
美国信用卡新法限制霸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