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双百评选>个人

司超新 山东通裕集团

司超新同志,男,35岁,中共党员,现任山东通裕集团制造部经理。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良好,群众威信较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同志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生产质量标兵、劳动模范等,是禹城市十佳文明市民,2006年度又荣获德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公司不可多得的综合型人才。

一、立足本职,勤学苦练,争当自学成才的楷模

司超新同志,1991年初中一毕业,便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一脚踏进压力机厂(通裕集团前身)的大门,自此,他便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企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活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多年来,他反复强化自己的这一信念,从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入手,强化学习,全方位发展自己。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尽快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车间骨干,并于1996年晋升为班长,工作岗位的变动,进一步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自费购买、订阅了《锻造工艺学》、《机械工人》等专业书籍,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习与实践,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使技术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很快。他深知,锻造专业与数学知识领域联系密切,要想真正在技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广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因此,他自费参加了成人教育的学习,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获得企业管理大专文凭毕业证书。2002年,取得了技师资格证书。2004年,他又自费报考了山东省的金蓝领培训项目,取得了高级锻工证书。因成绩突出,2006年当选为锻压厂厂长,2007年又被公司任命为制造部经理,该同志结合以往班组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对车间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的学习,且效果明显,切实成为全公司自学成才的典范,为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发挥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深入实践,勇于创新,实现了自身综合素质的飞跃

司超新同志,自1996年起至2005年一直担任锻压厂生产班组班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敢想敢干,勇于革新,积极围绕车间设备、产品开发、消耗降低等进行小改小革,为车间生产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提出对3150压机泵站、8吨机械手增泵的建议,通过采纳其建议,真正的提高了车间设备运转率、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二是针对锻压厂产品结构,他提出了对圈、饼、筒类锻件采用锯床下料(锯床锯水、冒口)的形式,不但节约了原材料消耗,而且节省了天然气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锯料还可锻电极坯等产品。三是对工装进行改造。05年,公司开发了转子产品,当时没有锻转子用的工装,如果投料锻造浪费极大,他提议利用废品库中的空心管模,直接改造转子工装,使其变废为宝,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四是在降消耗上下功夫,立足本职,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自04年公司将煤气炉改造为天然气炉后,不仅改善了锻压厂的生产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炉上的点火系统需从厂家进购,成本高,寿命短,易消耗,一旦有一处坏,就会影响到炉的升温及生产,这一直是车间领导头疼的问题。司超新同志作为一名班组长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通过查找资料,反复制作、实践,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虽然自制件在外观上不如外购件精密、细致,但性能上(如耐高温方面)却优于外购件。虽然是一项小小的革新,但一年下来,可为公司节省20万余元的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司超新同志主动进行小改小革的例子举不胜举,切实成为锻压厂小改小革的行家里手。2006年,司超新同志当选为锻压厂厂长后,动员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开动脑筋,在创新上做文章。2007年他被公司任命为制造部经理后,创立了“高效工作法”,坚持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每天上班后、下班前召开碰头会,做到日事日毕,有效提高了产量及合同完成率。司超新同志从一名刚刚毕业的初中生到一名技术工人,又到一名车间管理者,最终成长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十几年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实现了自己综合素质上质的飞跃。在他的事迹带动下,整个公司形成了学文化、学技术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公司全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当排头兵、领头雁

通裕集团已形成了集生物质热电、电渣重熔冶炼、大型锻造、热处理、大型精密模具、数控设备及通用非标设备及备件制造于一体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锻压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始终对公司的发展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几年中,司超新同志作为一名班组带头人,对锻压厂持续保持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司超新同志作为一班之长,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加强班组建设,引导职工学习进步,促进班组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连续几年,班组产品产量、质量均居车间前列。而且,绝大部分高难度的工件,也都是由他带领的班组完成的。尤其是2005年,他的班组产量突破10000吨,确保了锻压厂整体产量突破28000吨大关,为全年效益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锻压厂很大一部分是建厂初期的老工人,既务工又务农,他们身上特有的劳动人民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浓。 06年,他作为锻压厂负责人,充分发挥他们这种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创下了车间产量、质量的几个之最。另一方面,05年是公司的科技创新年,尤其是公司为进一步拓展锻件市场,新开发了汽轮发电机转子、风机主轴、DN900管模毛坯整体锻造等新产品,该同志凭借自己的实力,勇挑重担,主动承担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尤其在锻造6万千瓦发电机转子时,他连续36个小时盯靠现场,与工艺员及车间其他人员深入座谈,就试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该产品一次试产成功,受到公司的高度赞扬,而他自己并未当成是功劳,要求公司论功行赏,而把每次新产品开发,当成了锻炼自我,提升自己技能的一次机遇。第三,立足本职,无私奉献。锻压厂是以热加工为主的车间,每天都要接受炙火的考验,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没有点铮铮铁骨是吃不消的。每当这个季节,司超新同志总是身先士卒,哪里最艰苦,他便出现在哪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战高温,夺高产的季节,使整个车间由生产效益的瓶颈一跃变成稳产、高产的季节。要是遇上设备检修,他更是第一个赶到工作现场,既做到合理安排,又自己动手,一天下来,浑身上下满是油污,回到家里,常常是腰酸背疼,但他从没有喊过一次累、叫过一次苦。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时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使每一次检修都提前完成,为车间生产节约了时间、争得了效益。即便是后来当上了锻压厂厂长、制造部经理后,他仍发扬一贯的工作作风,遇到高难度的锻件或设备检修,总是一直盯靠现场,为其他管理人员树立了榜样。作为制造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制造工作,他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况且自己一直从事热加工工作,冷加工知识较为欠缺。他表示,要一如既往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最快地将缺口补齐,以便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总之,司超新同志兢兢业业,敬业奉献,脚踏实地实践着通裕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自己人生价值的动人诗篇,在平凡的琐事中孕育出非凡的业绩。他凭着干劲和奉献,成为公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大家学习的一面旗帜。

yingchun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