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双百评选>个人

王玉良 德州天元集团

  王玉良同志于1968年出生于鲁西北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6年初中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来到德州东郊建筑公司(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做了一名学徒工。他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在公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坚信学无止境,凭借自己的勤奋与执着,在建筑领域的各个行业中驰骋,实现着个人的人生价值。1986年到1990年,他在东郊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从事木工施工;1990年到2002年在装饰公司任轻工队长;2002年至今在钢结构公司担任车间主任。在多年的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成绩不斐,连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可在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的背后,因身体上的病痛,他又比常人多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呢!

一、刻苦钻研 潜心学习

没有一技之长,不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难以立足于社会。进入公司后,他选择了木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自上班第一天起,就坚定了“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为了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上班时他总是紧跟在师傅的身后,用心观察、勤奋练习。为了凿好一个铆,刨平一个面,他都一丝不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自身技艺,他总是主动多要工作任务。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常常把手磨破,但也毫无怨言。多干活,不多拿钱,别人笑他傻,可他总是置之一笑,轻松地说:“多受点累,多干点活,多锻炼一下,学到了本领,不吃亏”。心血和汗水终于换来了成效,王玉良的木工技能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为年轻学徒中的佼佼者。但他并没有满足,仍然在不断地努力着。看图纸是木工施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切工作的展开依照的都是图纸。对于一般的职工,看图纸是比较困难的,而王玉良却不甘心,夏天的蚊蝇叮咬,冬天的刺骨寒风,对他来讲都算不上什么。工地上,宿舍里,无处不留下他刻苦钻研的身影。为了理论结合实际,别人下班,他却留守。寒来暑往,历经艰辛,终于成为公司里一名自学成才的技术骨干。

二、克勤克俭 以厂为家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1990年集团公司决定成立装饰公司,由王玉良同志担任公司轻工队长。装饰装修人才在当时还很稀缺,为了干好这一工作,他白天四处奔走,联系工程、泡图书馆、翻阅资料,晚上便埋头灯下,研究图纸,设计方案,学习装饰装修知识。对于承接的工程项目,他有着与平常人不同的理解。同一个装饰项目,他总是拿出多套设计方案供客户选择。对客户的要求,不管有多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去满足。他深信赢得了客户,便是赢得了市场。二年下来,公司逐渐步入了正轨,可他面对近在咫尺的父母和妻儿,经常十天半月也不能回家一趟。在公司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忘我地工作。先后完成了燃料公司办公楼、粮食局办公楼、化肥厂总控室、一职专礼堂、德州学院音乐厅等大大小小近百项工程。他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与职工同吃住。作为项目经理的他,深感责任重大,加班到深夜对他来讲是家常便饭。通过多年的施工实践,他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多方学习知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参加了山东省乡镇企业职工中专为期三年的专业学习,取得了工民建中专毕业证书。工作期间,他挤出时间参加核算员培训班,掌握了工程预决算。在他的带动下,仅用三年时间,装饰公司由一个白手起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净资产达三百万元的德州知名的装饰公司。

三、带病上岗 立志图强

艰苦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透支的体能最终不堪重负,向他敲响警钟。1999年王玉良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严重时双腿几乎不能行走,靠双拐的支撑才能勉强站立。但是病痛的折磨并没有将这个硬汉子击倒,在家休养了二年多之后,他在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踏上了新的征程。

2002年,当王玉良同志得知钢结构公司车间主任一职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就主动请缨,担任了车间主任。可钢结构工程对于他来讲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了解设备、人员,不熟悉图纸、产品,承接的工程如何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呢?一个个困难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久经病痛后的他如同上了油的发条,更加勤奋地工作。他白天和工人一起工作,向工人师傅请教操作设备。晚上学习操作规程、设备原理、钢结构图纸及焊接拼装工艺。他在厂里一住就是二个月,二个月下来,不仅与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对车间内的设备、产品都有了深刻的了解。

200411月,钢结构公司承接了皇明太阳能光电车间工程,该工程建筑面积43700平方米,总用钢量达1600吨,建设单位要求三个月之内完成,根据当时的生产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必须确保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对此,王玉良主动应战,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有限的车间人员进行了合理而紧凑的安排,兵分二路,日夜奋战,充分发挥了他的“铁人”精神。一连多日衣不解带,二个馒头算一顿,一包泡面当一餐,视车间为战场,将办公室当营地,连续二十几天没回一趟家。他的腿是怕冷的,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天,腿疼更让他难以忍受,为了抵御痛疼,一把把的药片如同家常饭。在生活上,他对工人如兄弟;但在质量上,他从不讲私情,严格按规范要

求验收产品。三个月下来,以体重下降十几斤的代价,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此次工程任务。2006年,弈新科海5678号车间,景津28号车间等十来个工程同时开工,而公司生产车间只有两个,一时间,车间内的钢材、构件堆积如山,不仅影响了正常生产,而且增加了安全隐患。对此,王玉良从容疏导。在人员设备均超负荷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而且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王玉良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20006月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于200771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这一先进组织的一员。

二十多年来,王玉良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他是全体员工的榜样,在生活上,他是全体员工的楷模。

yingchun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