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超、男,现年26岁,系山东省泉林纸业夏津有限公司一名员工。自2001年入厂以来,凭借着个人勤奋努力,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积极,爱岗敬业,并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更新知识适应造纸厂快速发展的要求。此外,梁德超还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全林纸业夏津有限公司,以其优秀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抄一车间所有认识他的员工,并且于2005年带领班组获得“先进班组”荣誉称号、于2006年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外曾先后获得“放射源操作特种职业资格证”、“起重机作业资格证”技能证书。
梁德超同志有着坚定的信念。在2003年公司受国家金融政策影响发展缓慢时,有部分员工改行换业,另找出路,但是梁德超同志仍不弃不离,信心坚定,誓与公司同进同退,同甘共苦。与公司一起共同走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现在公司正在朝气蓬勃的发展着,在短短的几年内连创新高,已成为德州市100强、40家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000家最具成长行企业之一、山东省第六届消费者满意单位。他脸上也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由于梁德超同志入厂比较早,经过了6个年头,鉴证了泉林公司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入厂至今的6年时间里,曾在1760/300纸机干过卷取、看汽、放料等岗位,曾先后担任纸机班长、带班长之职。
在2001年至2003年的工作岗位上,凭借他自己在一线的工作经验,再加上他肯干、肯问、肯学,最终总结了一些理论:第一,在放料岗位他通过观察纸机水线的长短来判断纸页定量的大小,并以次为依据对流浆箱的唇口进行调节来调节。记得有一段时间里,车间里的水分定量测量仪坏了,生产纸张时,经常出现定量波动大、定量横幅差大,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纸张生产时定量往往要高于要求2~3g/m2,为此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耗水、耗电、耗气量。横幅差大直接影响了纸页厚度不均匀,在进行后完成超压整饰过程中出现超压折子,切纸机堵纸等现象,损失了大量的纸张,增加了成本。通过他的调节生产出了符合质量指标,匀度好、耐折高、质地优良的纸张,满足了客户的要求,降低了成本。第二,站在高位箱上用手抄一把浆就能看出浆料叩解度的大小,成纸情况,创造了抄一车间的神话。第三,在卷取岗位上,由于纸机车速较快,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和反映速度要想发现纸页外观纸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生产过程中,纸张经常出现一些料渣、黑点、浆团、纸边裂口、纸渲等外观纸病,必须在卷纸时标注,否则会影响压光整饰,在纸粕辊上产生料渣坑、硌纸粕辊、超压断头等,这样既增加了维修费用又增加了成本。梁德超不仅能漂亮的做到,而且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别的班组成员沟通找差距,完善自己,同时促使了车间其他操作员工的操作技能迅速提高。
梁德超同志不管在什么岗位,在什么职务,他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新来的员工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并手把手交员工操作,一遍一遍直到会为止。同时教导新来的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怎么注意操作细节,操作安全问题、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等细节,从生活上和工作上关心新来的员工,在员工树立很好的威信。
梁德超自2001年入厂以来曾先后接受了泉林纸业高唐总公司为期3个多月的技术培训,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再加上个人在纸机一线的工作经验,这使他的操作技能更上一层楼。最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这为他以后的提升做了很好的铺垫。
2003年是泉林纸业夏津有限公司特殊的一年,由于社会的发展,使铜板纸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前景广阔,为此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双面胶版纸生产线改成技术含量很高的铜板纸生产线,梁德超同志参加了技术改造的全部过程,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面临了五大技术难题。
第一个技术难题是生产铜板纸的涂料配制方法。生产双面胶版纸和铜板纸的最大区别是胶料和涂料的差别,胶料和涂料的性质直接影响了生产出纸张的质量。涂料的熬制方法比胶料困难,而且涂料的原料是胶料的好几倍,熬制顺序更是苛刻,只要顺序稍微出错,最终涂料的固含量、黏度、流动性、保水性就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直接影响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德超同志不仅很快学会了熬制方法,而且还与技术员共同讨论并提了很多合理的建议。
第二个技术难题是原1760/300纸机成纸横幅定量大、水分、厚度差等问题,使成纸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为了在市场上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车间用气垫式流浆箱替换了原纸机的敞开式流浆箱,最终解决了横幅定量、水分、厚度差的问题,为确保质量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技术难题是成纸匀度差。由于纸机是1760/300长网多缸文化纸机,使用案辊组、案板、真空箱作为脱水元件,成纸两面差大成纸匀度不好,最后决定在纸机网部安装一个1.1m直径的饰面辊,减少了成纸两面差提高了纸页匀度。
第四个技术难题是压榨部真空印。由于车间使用的是三辊两压复合压榨,如果真空压榨辊抽吸力大,会出现真空印,如果真空抽吸力小,则不能很好的脱水,为了解决此问题在压榨部引入了衬网,解决了压榨部出现真空印的问题。
第五个技术难题是为了保证铜板纸压光整饰效果,车间增加了超级压光机,由于超级压光机采用的是可控中高辊,使维修费用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维修费用车间把可控中高辊换成了普通辊,降低了维修费用,同时也保证了质量。
梁德超始终坚持“用生命经营泉林,让泉林造福社会”的理念,兢兢业业的跟着技术员起早贪黑的学习,不怕苦不怕累,饿了就吃咸菜和馒头,困了躺在凳子上就睡。就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锻炼了他比常人不一样的能力。最终在2003年年底被抄一车间员工评选为班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仍不断学习,他常说:“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组,就的对班组的任何一个岗位都熟悉”。于是在班长的岗位上,他认真的跟着主任学习,与兄弟班组交流、沟通,吸取其他班组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悉心跟别的员工学习沟通,不懂就问,不懂就学,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交流,最后在纸机部分没有一个他不会的岗位、没有一个岗位他不精通的。基于如此好的表现于2004年被提升为纸机带班长,当主任有事不在时,车间各工段的大事小事他都得过问,并且还协调车间各工段按质、按时的完成工作任务,最终成为主任的左右手。
2004至2005年期间,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获得了“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在2006年他用自己的个人能力证明了自己---获得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至今,他在带班长之位已经2年有余,他仍不断学习,在2007年认真学习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完善了自己管理知识,从而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梁德超同志不愧是一个好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