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晓,男,31岁,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南子城村人。现为威海市金猴工业集团公司中转车间中转班班长。
1994年7月从晓初中毕业就来到威海金猴集团工作。十几年来,他勤奋工作,刻苦学习,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公司组织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争创先进单位,争当优秀员工”活动中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技术标兵”和“优秀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成绩突出,2007年3月被公司破格提拔为鞋业有限公司中转车间中转班班长。
一、勤奋好学,勇争第一。不满18岁的丛晓刚入厂时,满怀梦想从农村来到向往已久的城市、工厂,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刚到企业时,他被分配在成型二车间从事绷楦工作,工厂的一切他都感到新鲜。工作中他充满了激情,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刻苦钻研,踏实肯干,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业务 ,开始独立作业。一年后,他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和老工人一样,计件超产在班组月月名列前茅。八年的绷楦工作,使他的技术日渐精湛,不但自己的活干的漂亮,别人解决不了的操作问题他都能顺利解决,并在绷楦岗位上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2002年车间培养多面手,特殊工序扣底工序选中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很快成为一名优秀扣底工。许多职工称赞他聪明、灵巧,但他总是对工友讲:“只要用心、不服输,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二、孝顺父母,忠诚企业。丛晓出身于农村,家里年迈多病的父母始终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份牵挂。2003年,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不起,丛晓既心疼劳作一生的父亲,又心疼照顾父亲农忙时还要下地干活的母亲。每当生产淡季和休假日,他都骑上摩托车行驶35公里回家帮助母亲到农田干活,星期一早晨7点还要准时赶回工厂上班。虽然家中有困难,但除父亲车祸住院时他请假陪护外,其他时间他从未因为家务事耽误工作。相反,更使他珍惜岗位、热爱企业。4年来,他绷过楦、扣过底、配过货,但他总是服从安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每当领导给他下达任务时,他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请放心好了”。
三、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中转车间是鞋业公司承上启下的重要车间,主要负责加工好的鞋帮、鞋垫和采购回的大底、中底、鞋跟、掌面等配套发给成型车间,保证四个成型车间顺畅生产。由于工作头绪多、程序复杂,而且时效性强,工作稍有疏忽或思路不清便会影响到成型车间某条流水线的正常作业。以前车间设主任一名,专职统计一名,主任现场管理常常忙的团团转。统计负责记帐、核算、结算工资等文案工作,不懂做鞋的人根本融入不到管理当中,因此车间管理常常顾此失彼。经领导研究决定,2007年3月将丛晓调到中转车间任班长兼统计,充实中转车间的管理力量。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丛晓面对陌生的工作,不畏难、不退缩,铺下身子一头扎进工作中。白天他协助主任理清各种关系,搞好车间的管理工作,晚上将账表登记、核算、工资结算等工作带回家干,很快进入角色。通过理清管理思路,改革原有弊端,合理安排调度内部人员等措施,车间上下和谐融洽,风正心齐,中转车间的各项工作有了大幅度提高,受到关联车间的员工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丛晓为人善良,有爱心,绷楦八年,他带的徒弟无数,有人出徒后,仍有很多技术问题解决不了,每当找到他时,他都会不厌其烦、热心帮助解决,这样的事不知有多少;2005年5月,车间工友于新宁的妻子患癌症长期治疗,家境十分困难,当他得知情况以后,主动慷慨解囊。工友张志强患脑瘤,他也毫不犹豫地伸出友爱的手,为工友献上一份爱心。今年,威海市开展“慈善月”活动,在公司组织自愿捐款时,生活并不宽余的他又主动捐款200元,而他自己家的困难却从不向组织和领导提出。他的这种对工作专、对亲人亲、对同事善良的精神堪称是新时代农民工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