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双百评选>个人

于扶华 烟台恒基建设有限公司

  于扶华,197411月生于山东省海阳市泉水镇东土堆村,高中文化程度,1992年离开家乡,来到烟台,成为烟台恒基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农民合同制工人。十几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管道工做起,在喧闹的工地上,辛勤的挥洒着汗水,努力的实现着自己的价值,现在,他已是公司管道工班长。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业务、尽职尽责。担任班长以后,更是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班职工,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连续多年获得公司“优秀班组长”、“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工作之余热心帮助职工,积极参入社会公益事业,展现了一位新时代农民工的风采。

一、刻苦钻研,勇于革新。从进入公司到现在,他一直保持着刻苦钻研,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当别人都躺下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捧着书本,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其他一些理论知识。工作中他善于观察学习,遇到问题总是虚心的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靠着这种学习的态度,他很快就成为管道安装的能手。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仍然刻继续苦学习钻研,终于取得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他发明的楼板预留洞技术、通风管道吊装工艺等先后都获得了公司的“新技术发明创造”奖。此外,他还积极参与难度较高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的制定,他参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均一次性通过审核论证。对于刚刚投入建设行业的年轻人,他总能细心教导,从不吝啬,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老于,小心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水平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比我强更好,只要有那水平,嘿嘿!”在大家心目中,他永远这样朴实憨厚。由他培训的安装工人,个个都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大大的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力量,为创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于扶华是一名建筑业安装工程方面的能手,对于工作,他总是精益求精。由他着手施工的工程从未出现返修状况,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成本,在施工机械出现故障时他总是亲自修理,不仅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修理费,而且为工程工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参与施工的工程遍及烟台市区各地,典型的代表工程有;94年参建假日酒店工程,94-95年参建美食城工程,96年施工人民银行工程。这些工程从没发生因管道安装质量而出现责任事故。由于专业技术水平高,公司在97年派他去了天津,负责工程项目的管道安装工作,他带领一队管道工,高质量的完成了安装工程,受到天津方的一致好评,代表烟台的建筑企业在外面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由于突出的表现,公司在2003年破格提升他为管道安装施工队班长。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于扶华从来不言放弃,也从不退缩,他总是首当其冲,挺身而出。2006年7月,一辆拉料车的钢板突然断裂,料石向外倾倒,马上就要翻车,于扶华挺身而出,找来两根钢管抵住车身,又调来铲车卸料,避免了一起车毁人亡的事故。2007年8月10日,一场大雨将要冲垮惟一一条工地通往料场的桥梁,他又第一个背起沙包第一个跳进水里,同工友们一起奋战5个多小时,保住了桥梁,为公司挽回损失10万多元。

担任管道安装班长以后,他合理安排施工,注意劳逸结合,把一支农民工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历年烟台恒基建设有限公司组织的劳动竞赛中,他带领的队伍总能取得优异成绩,他所带的班组平均工资连续多年保持公司最高的增长率,班组年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元以上,受到公司领导与同行的一致认可。在公司施工的烟台华新国际商务大厦地下商场工程项目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局面,再加上施工作业面的影响,现场只具备十几个人的同时施工作业,所以这几乎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关键时刻,于扶华勇敢地挑起了重担,他带领着班组的十几个工人,连续加班作业20多天,最长的时候连续两天两夜都不合眼,汗水湿透了他身上所有的衣服,可他还是咬着牙挺了下来;工人休息了,他仍然在研究图纸,研究交叉作业的标高控制,安排第二天的施工计划等等。当别人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憨厚地说:“咱们每天跟塑料管、钢管打交道,时间长了我也就慢慢有了塑料管钢的特性,像塑料管一样柔韧有抻头,像钢管一样硬邦邦的”,虽然只是玩笑话,却也是大实话。每当此时,我们只能赞叹与敬佩这位钢铁汉子。正是靠着他的这种铁人的精神,最后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任务,为公司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于扶华陆带领全班,续参与施工了楚凤花园一期工程,烟台霞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职工宿舍,烟台华新纸箱工艺有限公司的华新纸箱厂房、辅料库、钢材库工程,“家在海边,家在林边”的银河怡海怡海翠庭工程,2005年于扶华参与施工上海通汇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的厂房扩建项目时,仅用了一周就把管道安装施工完毕,为工程提前竣工提供了条件。甲方、监理单位看了于扶华施工的管道工程后,直夸这个班组工程做的又快又好,施工效率比他们上海的施工队伍还要高。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信誉,也间接为公司承揽后续工程立下了功劳,到2006年上海通汇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准备建造7#厂房工程,总计7000多平米,投标时三家投标企业报价不相上下,最后业主指定我们烟台恒基建设有限公司为中标企业,后来施工中和甲方聊天时才知道,我们在通汇工程之所以中标,原来是厂房扩建时的安装班组施工又快又好给业主方总经理留下了深刻印象,工程施工时业主方指定还由原来施工厂房扩建的班组承担,在7#车间主体竣工后,于扶华带领他的班组奋战1个月,就把这个7000多平米的大厂房保质保量的完工,工程验收不管是消防验收,还是综合验收,都是一次通过。

南山世纪城工程是烟台新城市中心的地标工程,南山世纪城4#5#楼工程中给排水、暖气工程全部由于扶华班组承担,其中4#31层,5#27层,还有地下停车场1万多平米,工程量大,工期紧,于扶华带着他的班组大干、苦干6个月,最后确保南山世纪城4#5#楼安装工程顺利完工。

三、演绎真诚,热心助人。于扶华不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他更是同事的主心骨。在别人遇到生活上、感情上的挫折的时候,他总是义无反顾地伸出他那坚实有力的臂膀,帮助同事渡过难关。当工友们有了矛盾,首先想到的是他,公平公正的性格使他在班组里树立了威信。他关心工友,团结同志,工作之余常常组织他们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使一批农民工在施工间隙又学到了一两手致富的本领,受到了农民工的拥戴。

菏泽籍农民工胡国强至今仍念念不忘于扶华,20058月,家境贫困,考上大学而无力支付学费的他,从北皂一家工地经人介绍来我公司工作。刚来时,胡国强在跟个体老板的某工地上打了2个月工,没拿到一分钱的工钱,生活陷入窘迫。于扶华便把自己的褥子、大衣、床单和日常生活用品拿出来,帮助胡国强度过难关。

王烁是班组的一名农民工,家里很穷,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他一个人的收入,不幸的是,这名工人出了一次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这样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全家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在这个时候,于扶华又挺身而出,及时向单位反映,带头为他捐款,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于扶华还为这名同事联系了一份手工作业的差事,可以坐在家里挣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名同事的后顾之忧。

于扶华只是建筑业岗位上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但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他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创造不平凡的事迹。他是我们当代工人学习的榜样,是时代的楷模。

yingchun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