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 15:1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山东省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山东保监局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王平生
0.引言
长期以来,对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保险功能出发,研究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被大多数研究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保险业作为一个服务型产业,其本身的产出是社会新增财富的构成部分,并对相关产业产生直接影响,对经济增长作出直接的贡献。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服务经济理论,采取“服务统计法”和投入产出分析,从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GDP的贡献率、对GDP的贡献度及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等方面展开全面实证研究。
1.山东省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1.1
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及其变化规律
根据上述保险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及有关资料,我们计算得到山东省保险业近几年来的增加值。见表1。
表1 山东省保费收入与保险业增加值
年度 |
保险费收入 |
保险业增加值(当年价格亿元) |
保险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可比价计算) | |||||
金额(亿元) |
增长速度 |
保险业 |
财产险 |
人身险 |
保险业 |
财产险 |
人身险 | |
2000 |
110.77 |
15.67% |
44.45 |
12.69 |
31.76 |
12.1% |
6.8% |
15.6% |
2001 |
153.22 |
38.32% |
50.59 |
14.64 |
35.95 |
12.1% |
13.5% |
11.5% |
2002 |
223.82 |
46.08% |
66.44 |
24.88 |
41.56 |
35.8% |
69.1% |
22.2% |
2003 |
283.81 |
26.80% |
90.14 |
28.46 |
62.68 |
30.7% |
14.5% |
39.8% |
资料来源:总产出及增加值计算资料均取自保监会《保险企业利润表、费用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
图1 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保险费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率比较(%)
近几年来,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保险业发展迅猛,无论是保险费收入还是保险业增加值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且两者增长和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明显高于同期山东省GDP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我省保险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44.4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90.1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6.58%。山东省GDP水平在2000年是8542.44亿元,到2003年增加为1243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32%,保险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GDP平均高13.26个百分点。
从行业结构的角度看,保险业在金融业所占比重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从2000年的9.86%增加到2003年的19.07%,平均每年增长3.07个百分点。
与保费收入的增长状况一样,人身险业务的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财产险业务。按照可比价格计算,财产保险的增加值从2000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4.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8.71%;人身保险的增加值从2000年的15.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6.64%。
从年度变化看,2001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保险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并没有像保费增长速度那样较上年显著提高,主要是人身险业务增加值没有显著增长,原因一方面是在技术层面上受价格指数影响,调整比较大;另一方面寿险保费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低附加值、低效益的银行保险、分红产品等业务的增长,人身险业务的产出并没有显著增加。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2002年有所下降,主要是产险业务增加值增速较慢,人身险业务增加值仍然快速增长。
我省保险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财产险业务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保费收入增速显著增加时,增加值的增速也显著增加;而人身险则恰恰相反。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从相对速度上分析可得,我省保险业从2000年到2002年,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26%;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在同时期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9.06%,比山东省高出16.81个百分点。这同我省GDP增长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我省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为11.142%,而全国GDP增长平均速度为8.225%,比山东省低2.917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为保险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但山东省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却明显滞后于全国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说明我省保险业的收入弹性较全国水平偏低,保险业发展仍有潜力,但需要政策引导和外界因素的推动从而改变保险产品的结构和需求弹性。
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大,保险业行业规模总量比其他省份要高,以表1中2002年的数据为例计算,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全国保险业增加值的13.368%,应当说可以算做一个保险大省,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
1.2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在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及金融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及其与苏、浙、粤、全国的比较
保险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指标。见表2。
表2 山东省、全国和部分省市保险业增加值及GDP比较
|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
山东 |
GDP(当年价,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GDP(%) 保险业/第三产业(%) 保险业/金融业(%) |
8542.44 3029.47 450.94 44.45 0.52 1.47 9.86 |
9438.31 3424.31 465.38 50.59 0.54 1.48 |
10552.06 |
12430.00 | ||||
广东 |
GDP(当年价,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GDP(%) 保险业/第三产业(%) 保险业/金融业(%) |
9662.23 |
10647.71 |
11769.73 |
| ||||
江苏 |
GDP(当年价,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GDP(%) 保险业/第三产业(%) 保险业/金融业(%) |
8582.73 |
9511.91 |
10631.75 |
12451.8 | ||||
浙江 |
GDP(当年价,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GDP(%) 保险业/第三产业(%) 保险业/金融业(%) |
6036.34 |
6748.15 |
7796.00 |
9200.00 | ||||
全国 |
GDP(当年价,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保险业/GDP(%) 保险业/第三产业(%) 保险业/金融业(%) |
89468.1 |
97314.8 |
104790.6 |
|
资料来源:总产出及增加值计算资料均取自保监会《保险企业利润表、费用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
1.2.1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苏浙粤及全国的比较
从表2的数据看,我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0.52%增长到2002年的0.63%,2003年的0.73%,2000-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0.0367%,2000-2003年平均每年增长0.0525%;在2000-2002年期间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达0.563%。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29%增长到2002年的0.47%(缺少2003年数据)平均比例为0.383%,比山东省低0.18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每年增长0.06%,比山东省多增长0.0233%。
在四个省的横向对比中,广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0.17%增长到2002年的0.61%,平均比例为0.387%,2000-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0.147%。浙江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0.31%增长到2003年的0.54%,平均比例为0.68%,平均每年增长0.0575%。江苏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0.47%增长到2003年的0.78%,平均比例为0.458%,平均每年增长0.0775%。各数据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2000-2003年鲁、苏、浙、粤及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
|
山东 |
广东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GDP平均比例(%) |
0.605 |
0.387 |
0.458 |
0.680 |
0.383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的增长速度(%) |
0.0525 |
0.1470 |
0.0775 |
0.0575 |
0.0600 |
(由于缺少数据,广东和全国的数据都为2000-2002年的平均值)
由此看来,我省保险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在江苏省之后列第二位,高于全国和其他省份的比重。但山东省该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全国和四个省份中是最小的,这说明我省保险业整体规模相对我省经济总量来说,比重较大,但增长速度不高。
注:2003年缺少广东省和全国的数据。资料来源同表1。
图2. 山东省与部分省市、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
1.2.2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苏浙粤及全国的比较
由表3的数据分析,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1.47%增长到2002年的1.72%,平均每年增长0.125%;2003年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2.11%,2000年到2003年平均每年增长0.213%。同期全国保险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0.86%增长到2002年的1.41%,平均每年增长0.275%。从该指标的绝对水平上看,山东省从2000-2002年平均值为1.695%,高出全国0.413%,但是从相对增长速度看平均每年比全国水平低0.15个百分点。
同比其他三个省份的数据也得到类似结果:从绝对比例上看,我省保险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1.47%增长到2003年的2.11%,平均占第三产业1.695%,只比同期江苏省的1.843%略低0.148%,而明显高于广东省的0.95%和浙江省的1.185%;但从相对速度看,我省该指标平均每年增长0.213%,低于广东省的0.53%和江苏省平均每年增加0.277%,只高于浙江省的平均增长比率(0.17%)。具体比较如表4。
表4. 2000-2003年鲁、苏、浙、粤及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平均比重
|
山东 |
广东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平均比例(%) |
1.695 |
0.950 |
1.843 |
1.185 |
1.282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长速度(%) |
0.213 |
0.53 |
0.277 |
0.17 |
0.275 |
(由于缺少数据,广东和全国的数据都为2000-2002年的平均值)
因此,我省保险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较其他省份要高,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权重较全国平均水平偏大,从而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说明我省第三产业比其他省份落后。但我省保险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速度比全国、广东和江苏要低,说明近三年来我省保险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慢。
注:2003年缺少广东省和全国的数据。资料来源同表3。
图3. 山东省与部分省市、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1.2.3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与苏浙粤及全国的比较
从表1和图3的数据分析,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9.86%增长到2003年的19.07%,平均每年增长3.07%。高于全国近三年来每年1.62%的平均增长速度。从数据上看,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保险业在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在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广东省保险业在金融保险业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4.42%增长到2002年的18%,平均每年增加6.79个百分点;而江苏省该指标从2000年的9.3%增长到2003年的17.76%,平均每年增加2.82%。浙江省增长则趋于平缓,同期平均每年只增加了1.227%。各项数据比较如表6所示。
表5. 2000-2003年鲁、苏、浙、粤及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平均比重
|
山东 |
广东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金融保险业的平均比例(%) |
13.583 |
11.080 |
14.655 |
11.730 |
6.593 |
2000-2003年保险业增加值占金融保险业比例的增长速度(%) |
3.07 |
6.79 |
2.82 |
1.227 |
1.62 |
(由于缺少数据,广东和全国的数据都为2000-2002年的平均值)
山东省保险业占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都处于较高位水平,说明我省保险业的发展速度高于金融业整体水平,发展势头良好。美国保险业(包括保险承保以及保险代理、经纪人和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占金融服务业的比例从1987年的23.8%上升到1988年的30%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在30%左右,之后有所下降,到2001年下降到26.7%。可见,山东省乃至全国保险业正处于成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注:2003年缺少广东省和全国的数据。资料来源同表1。
图4. 山东省与部分省市、全国保险业增加值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
1.3山东省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及相关比较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山东省及部分经济发达省份保险业及各产业的发展对GDP的贡献率数据,见表6。
表6. 山东省及部分省市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项 目 |
年度 |
山东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5.18 |
4.08 |
4.79 |
|
第二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62.96 |
66.13 |
56.07 |
|
2000 |
58.37 |
61.25 |
51.95 |
| |
建筑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4.59 |
4.88 |
4.12 |
|
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31.86 |
29.79 |
39.14 |
|
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6.06 |
6.40 |
7.75 |
|
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9.69 |
8.70 |
13.18 |
|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1.69 |
3.94 |
1.67 |
|
其中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0.17 |
0.37 |
0.15 |
|
|
2000 |
2.91 |
2.18 |
2.00 |
|
其他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2000 |
11.51 6.07 16.63 9.40 |
8.57 |
14.54 |
|
资料来源:总产出及增加值计算资料均取自保监会《保险企业利润表、费用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2003年有关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其余年份数据为正式数据。
1.3.1山东省保险业同其它省份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按照可比价计算(数据见表3),我省GDP增长水平同江苏、浙江、广东的同期水平相比基本持平。但我省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特别是金融保险业,以2002年为例,山东省金融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66%,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为0.1%;而同期江苏省金融保险业的贡献率为2.90%,其中保险业贡献率为0.47%,浙江省金融保险业的贡献率为5.38%,其中保险业贡献率为0.69%;广东省金融保险业的贡献率为2.67%,保险业贡献率为0.48%,平均都高出山东省接近0.4个百分点。因此,我省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江苏、浙江、广东的同期水平,说明我省保险业发展同经济增长不协调,发展明显滞后,还处于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
注:缺少广东省2000年和2003年数据
图5. 山东省与各省份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1.3.2山东省保险业同其它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同比我省其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可以看出,我省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始终处于第一位,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是我省的支柱型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的贡率较大,从2000年到2003年平均贡献率达到33.243%;贡献率最小的是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5.18%到2003年的5.27%,基本不变。从最近四年的数据看,我省金融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总体稳定,其中保险业的贡献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从总量上看,以2003年数据为例,我省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为0.26%,只占金融保险业总贡献率的18.98%,占第三产业总贡献率的0.85%,说明保险业在我省的发展还很不够,远远低于其他产业部门,金融服务还是以银行业、证券业为主要提供方式。同时说明我省保险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进入贡献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图6. 山东省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1.4 山东省保险业对GDP增长贡献度及相关比较
对GDP的贡献度一般是指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保险业及各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数据,见表7。
表7 山东省与部分省市各个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比较
项目 |
年度 |
山东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GDP增长率(%) |
2000 |
10.5 |
10.6 |
11.0 |
|
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0.54 |
0.43 |
0.53 |
|
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6.61 |
7.03 |
6.15 |
|
①工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6.13 |
6.51 |
5.70 |
|
②建筑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0.48 |
0.52 |
0.45 |
|
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3.35 |
3.14 |
4.32 |
|
①运输邮电仓储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0.64 |
0.68 |
0.85 |
|
②批发零售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1.02 |
0.93 |
1.45 |
|
③金融保险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0.18 |
0.42 |
0.18 |
|
其中:保险业拉动GDP增长百分点(%)
|
2000 |
0.02 |
0.04 |
0.02 |
|
④房地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0.31 |
0.23 |
0.22 |
|
⑤其他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
2000 |
1.20 |
0.88 |
1.62 |
|
资料来源:总产出及增加值计算资料均取自保监会《保险企业利润表、费用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
1.4.1山东省保险业同其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比较
从山东省内部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看,按照可比价计算(数据见表7)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由2000年的0.54个百分点变为2003年的0.72个百分点,大体保持稳定;第二产业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比率由2000年的6.61%到2003年的8.78%,年平均增长0.723个百分点,上升发展的趋势明显,目前仍是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029.47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4275亿元,平均增长比率为12.165%,对GDP增长的拉动比率从2000年的3.35个百分点增长到2003年的4.2个百分点,略有上升。其中保险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从2000年的0.02%增长到2003年的0.04%。
可见,第二产业对GDP的拉动百分点最高,其中工业为主要增长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以2003年数据为例,其拉动GDP增长4.2%,其中金融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19%,而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04%,占金融保险业的21.05%;对GDP拉动作用最小的是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0.72%。因此,第二产业仍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单独从保险业的角度看,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很小,但发展很快。
注:缺少广东省2000年和2003年数据
图7. 山东省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度比较(%)
1.4.2山东省保险业同其他省份对GDP增长的贡献度比较
从表3中我们看到,我省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与同期其他四个省份相比是最低的,而金融保险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较其他省份差距更大。若对表3中2000-2003年的数据取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山东省金融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148%,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0213%;同期江苏省金融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35%,保险业拉动GDP增长0.0525%;浙江金融保险业拉动其GDP增长0.493%,其中保险业拉动0.06%。由此看出,我省保险业增加值拉动GDP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省份的平均值,说明我省保险业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如果不加快发展,必将制约山东省经济的整体增长。
注:因保险业的数据实在太小,所以基本上看不出来。
图8. 山东省保险业与其他行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比较(%)
综上所述,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及保险业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都远远低于其他产业部门,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山东省的保险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2.山东省保险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分析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各个产业部门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下面我们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保险业与其他行业的经济技术联系。
2.1保险业的投入结构分析
所谓投入结构分析,是指投入产出表的纵列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着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即表现为各个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大小。
2.1.1山东省保险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又叫做投入系数,是指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的i部门中间投入产品的价值。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是依据对各个产业部门的调查数据,用各个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减去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
= (i,j=1,2,…,n) (2.1.1)
其中: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产业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
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年产品价值总量。
由系数构成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和产品之间的技术联系,是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数据。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我省保险业产品生产对建筑业、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行政机关行业具有较强的直接依赖关系。其中对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高,为0.010244,即每生产价值100元的保险产品需要直接耗费价值1.0244元建筑业产品的中间投入,说明山东省的保险业发展仍旧处于初始的数量扩张阶段,营业网点的建设需要建筑业的大量投入(例如服务场地、建筑设施等);其次对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00628居第二位,说明居民服务业和公用事业是山东省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
排第三位的是行政机关部门,其直接消耗系数为0.004617,说明我省保险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大,市场开放程度低,政府对保险市场的干预程度还比较高。而保险业对煤炭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加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说明保险业同这些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
2.1.2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完全消耗关系
完全消耗系数表示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而直接和间接消耗i部门产品价值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B=(I-A)-I (2.1.2)
其中: 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由公式3.1.1计算而得);
(I-A)为里昂替夫逆矩阵; I为单位矩阵
从表9中我们可以看出,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中,最主要的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商业,其完全消耗系数分别为0.0117、0.0080和0.0067。在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完全消耗关系中,保险业对建筑业和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保险业对商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仅为0.000995,而完全消耗系数达到0.0067,说明商业的发展对促进保险业发展有较强的间接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保险业对各个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关系,反映了保险业发展对其上游各产业的一种拉动作用的大小。由此分析,我省保险业发展从总体上看,对第三产业的拉动能力最强,其次是第二产业,而对第一产业几乎没有直接拉动作用。
今后的发展中,我省保险业对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由于信息、通讯、电子技术对现代金融保险业的重要作用,我省保险业将扩大对此类行业的直接消耗,提高保险业自身的技术含量,提高竞争力。
表8 山东省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消耗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投入产出调查整理获得。
2.2 保险业的产品产出结构分析
产出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它通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度量。同前面的数据相对应,其他行业对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对保险业产品的需求情况,也即反映了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能力。它表示某一个行业j每生产一单位价值的最终商品需要直接消耗的保险业产品的价值。我们通过对里昂替夫逆矩阵的分析,考察保险最终使用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就此对保险业和其他产业做出比较。
3.2.1其他行业对保险业的直接消耗关系
从表9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保险业直接消耗系数最高的是商业,其直接消耗系数为0.01578,表明商业部门每生产100元价值的服务商品需要消耗保险业的中间投入是12.14元。其次是金属冶炼加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设备修理业对保险业也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其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00786、0.005534和0.0054。我省的第二产业平均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比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发展对保险产品具有很强的需求,因而我省保险业应加强对工程保险、产品责任保险等相关险种的生产和开发,满足这一市场的发展需求。
表9 .山东省其他行业对保险业的消耗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投入产出调查整理获得。
2.2.2其它行业对保险业的完全消耗关系
从表9中可以看出,保险业产品价值中作为中间投入分配最多的行业是商业,其完全消耗系数为0.02157。保险业对商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补偿作用保持了商业交易的连续性;其次责任保险减少了由于过失造成的经济损害;最后,信用保险促进了交易的达成。商业对保险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我省商业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需求市场,可以加大对这些同商业贸易有关的险种的开发力度,扩大保险市场的交易品种。
其次金属冶炼加工业和机械设备修理业对保险业都有比较高的完全消耗系数(分别为0.01835和0.01645)。因此,保险业的发展对推动我省第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第二产业正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
从总体来看,我国第二产业对保险业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都比较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对保险业的依赖程度最低,农业对保险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只有0.0058,说明我省农业保险发展还十分落后。农业保险是财产保险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其特点是高风险和高赔付率并存,因而难以取得利润,需要政府的支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保险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农业保险市场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又一舞台。
2.3 山东省保险业的产业波及性效果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动并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产业波及。对某一行业的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生产诱发性系数等进行研究。
2.3.1山东省保险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这种影响力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小。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 (2.3.1)
其中:
为里昂替夫逆系数矩阵第j 列之和;
为里昂替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数值。
从《山东省33行业影响力系数表》中可以看出,我省各个行业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3的三个行业是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机械设备修理业和金属制品加工业,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623,其中保险业影响力系数是0.187,在所列的33个行业中是最小的。一般情况下,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都低于第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但某些行业会高于第一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因此从现阶段的数据看,第三产业还不会成为我省经济的主导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可以忽视。
因为从产业经济发展一般的理论角度出发,三次产业的发展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储蓄和投资的总体数量,决定了社会资金的运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达国家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全行业平均值。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影响力指标一般在1.6左右,虽然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以1980年作为对比起点,1980年同我国人均GDP相近的国家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34.6%,而我国仅为21.4%,低于前者13.2个百分点),但我国第三产业影响力系数在1995年就达到1.026,远高于国外水平。而从我省的统计数据来看,金融保险业影响力系数并不高,甚至低于农业的影响力系数。因此,我省金融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同时这一数据也说明我省金融业仍旧呈现行业垄断的特征,阻断了金融业对其他行业的波及效果,降低了金融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系数。
2.3.2山东省保险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
感应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i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产业感应度表现为该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的总和。感应度越高,拉动作用越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稀缺程度越高,该产业越具有瓶颈产业的属性,应该得到优先的发展。感应系数i 的计算公式为:
=()/() (2.3.2)
式中:为里昂替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之和;
为里昂替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数值。
从《山东省各行业感应度系数表》(表11.)中可以看出,我省33个行业感应度系数范围从0.411到2.424,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283(其中保险业感应度系数0.385),在各个行业中排第七位,说明金融保险业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感应度,社会其他行业对金融保险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收入需求弹性。同影响力系数相比,我省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影响力系数,说明我省国民经济增长对金融保险业的拉动作用大于同比例金融保险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保险业发展仍是收入导向型和经济拉动型模式。
从全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保险业对收入弹性系数明显高于对居民储蓄的弹性系数,说明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增长有较强的依赖性,经济增长对保险业有直接拉动作用,我国保险业正经历一个同发达国家不同的下凸的发展曲线(栾存存,2004),因而随着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保险业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表10 山东省33个行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投入产出调查整理获得。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从我省保险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贡献度(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和在山东省的产业地位和结构关系等方面对山东省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我省保险业从2000年到2003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看还处在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的结论。
1、从保险业增加值和GDP增长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近几年来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以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增长,但是相对而言仍然较慢。山东省GDP的增长速度比全国高2.92个百分点,但保险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全国保险业平均增长速度16.09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保险业的收入弹性较全国水平偏低,保险业发展仍有潜力,但需要政策引导和外界因素的推动,从而改变保险产品的结构和需求弹性。
(2)从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我省保险业整体规模相对我省经济总量来说还比较弱小,属于新兴行业。但山东省是一个保险大省,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巨大。我省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受需求影响并不高,所以塑造保险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政策对我省保险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从保险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析,我省保险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较其他省份要高,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权重较全国平均水平偏大,从而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说明我省第三产业比其他省份落后。
(4)从保险业占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与美国这一比率相比,我省保险业增加值仍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尚待开发。
2、从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保险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要大的多。这与我省保险业需求弹性小有关,同时保险业贡献率在金融保险业中的比例也不高,金融服务还是以银行业、证券业为主要方式。
3、从保险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分析,保险业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很小,我省保险业增加值拉动GDP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省份的平均值。
从相对指标上看,山东省的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和拉动GDP的百分点,落后于广东和江苏两省,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从保险业在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从保险业的投入结构分析,我省保险业尚处于规模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对第二产业的消耗系数较大,因而保险业增长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
(2)从保险业的产出结构分析,保险业作为中间产品较多的投入到商业、金属冶炼加工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修理业等行业中,说明这些产业对保险业有一定的需求。
(3)从保险业的产业波及性分析,我省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大,相关行业发展对保险业的拉动能力较强。感应度系数大于影响力系数,说明我省国民经济增长对保险业的拉动作用大于保险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保险业发展仍是收入导向型和经济拉动型模式。
3.2保险业发展的建议
保险业最近几年在山东省有了飞速的发展。山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必将对保险业产生巨大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也看到,保险业增长同国民经济和GDP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保险业增长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用。目前保险业发展在我省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做大做强保险业。虽然山东省业务规模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从贡献度、贡献率等方面看,其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沿海发达省份。
2、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险业的宏观政策支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非常大。我国保险业尚属幼稚产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3、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开展工作。我省保险业仍然是经济拉动型增长模式,并且与商业和部分制造业联系紧密,在我省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政策下,保险业也必须围绕经济发展热点,抓住我省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支出产业发展的机遇,进行相应的产品创新,加大服务力度,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发展。
4、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省保险业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并不高,因此从改善发展环境入手促进保险业发展尤为重要。从法制、行政、信用体系、市场竞争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4、加快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保险需求弹性。通过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保险业务对居民生活和其他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从而扩大保险需求。
5、发展保险业不应只注重对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投资,在强调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同时,也注重人力资本、R&D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从投入产出上看就是加大保险业对第三产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加快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保险业的技术升级,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6、提高保险业市场的多元化趋势,逐步改善行业垄断的面貌,提高保险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增强保险业同国民经济间的互动作用。
金融保险业发展从长期来说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当人均GDP在20000美元左右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5%上下。因此,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作用有赖于其作为中间投入品对其他行业的间接作用。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