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专题|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 >试点样板 >海阳 >海阳典型经验

海阳:“基金+N”模式

2023

/01/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有“中国水果之乡”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试点以来,该市聚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供给,汇集银行、担保、基金、保险等金融成员,创新政策、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着力组建“财金合作社”,充分发挥财政引领撬动力、融资担保增信力、多元基金引导力、金融产品内动力、服务平台结合力,探索形成了财政金融共营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的“合作社模式”。

  (一)主要做法

  第一,激活财政引领“撬动力”,补齐乡村振兴“金融工具箱”。海阳市先后制定了《海阳市“鲁担惠农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海阳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海阳市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海阳市市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海阳市“农业保险贷”试点实施细则》及《海阳市“政扶贷”风险补偿金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建设。2020年以来,财政先后出资1.1亿元,分别设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转贷基金”“风险补偿金”“担保基金”,对缺位基金、担保进行补位强化;通过财政奖补贴息,鼓励金融创新,试点农业保险+,打造“政银企”融合机制,补齐“五位一体”金融工具,推动了财政金融的良性互动。

  第二,提升融资担保“增信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针对涉农企业无抵押、无担保导致的融资不畅问题,海阳市大力健全增信分险补偿机制。财政注资3.7亿元成立“海阳市盛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纳入全省首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与烟台再担保公司合作,重点支持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和“三农”主体。截至2022年9月底,担保余额9.2亿元,新增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90%以上。设立“农担风险补偿金”800万元,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建立三方分险机制,开展鲁担“惠农贷”业务,2020年以来累计为924户“三农”经营主体担保贷款8.2亿元,通过财政贴息、担保降费减轻农户融资成本1300余万元。2020年12月,成立实缴资本3000万元的海阳润海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有限公司,探索开展“转贷平台+合作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服务模式,解决民营中小微企业到期还款资金不足问题,使企业转贷成本降至原社会平均转贷成本的1/3,累计使用转贷资金5.49亿元,支持企业195户。

  第三,释放金融产品“内动力”,破解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针对现有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与海阳市农商银行等签订《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鼓励试点银行积极开发适配特色金融产品,推广“惠农e贷”“金苹果贷”“创业贷”“强村贷”“海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海洋牧场贷”等信贷品种,大力支持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畅通农业经济上下游资金链。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创新金融产品余额26.04亿元,同比增长12.82%,支持各类经营主体6000余家。2020年以来,引导农商银行、邮储银行推广“创业担保贷”,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2643笔,总额5.17亿元,财政贴息1852.71万元,位居烟台市首位。采用“政府推荐+财政贴息+农担担保+银行贷款”的模式,扶持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产业,投放“强村贷”20笔,总额860万元。2022年9月,海阳市政府与农业银行烟台分行共同开展“海阳政扶贷”信贷业务合作,以政府风补基金为保障,全面扩大农业银行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发放贷款。

  第四,发挥多元基金“引导力”,解决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能量不足的问题。聚焦苹果、茶叶、水产、设施园艺等重点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动能不足问题,2019年起投入茶业产业扶持专项基金600万元和苹果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1500万元,培植壮大果茶产业。围绕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全市重点筛选72个产业基础良好、优势特色明显、示范引领突出的涉农产业项目,建立项目库,优先扶持,动态管理。2020年11月,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规模1亿元的“海阳礼耕城乡融合基金”,支持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了财政资金投入由无偿资助向有偿使用的转变。目前礼耕基金已完成基金投放8300万元,扶持徐家店镇25个村土地整治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约2000亩。

  第五,增强服务平台“结合力”,破解特色产业链条短发展助力不足的问题。针对特色产业发展上行期出现的链条不健全等问题,海阳市通过财政资金精准投入,带动金融服务下沉。打造集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贷款、贴息于一体的“海阳农保贷”新型农业保险惠民智能化平台,获评2021年度全省“财政金融创新项目”。结合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与保险的承保理赔作用,鼓励保险公司围绕海阳特色产品,积极探索“保险+期货”试点业务,2021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特色险种试点2500亩,保障风险1546万元;2022年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已承保8480头,保障风险1757万元,2022年4月份海阳人保财险实施的1000头政策性生猪期货保险为全省首单业务。搭建“金智驻乡”服务产业平台,结合海阳市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采取“企业担保、个人申贷”方式,开展产业链融资模式,支持物流电商、畜牧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海阳农商行为里店镇路港物流产业园区200余家物流企业授予授信金额1.23亿元;对种养龙头企业“大地牧业”、“鼎立种鸡”上下游产业链批量授信8885万元,支持种养大户270余户。

  (二)工作效果

  一是涉农贷款“量升价降”。截至2022年9月底,海阳市涉农贷款余额233.35亿元,同比增长35.33%,高于烟台全市各项贷款增幅16.63个百分点;涉农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6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二是农村电商蓬勃兴起。店铺数量达到12800家,电商企业数5311家,拥有东上御品、缤鲜、思铭生鲜等一批知名店铺,累计网络零售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农产品累计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2.7%。

  三是名优农产品集群发展。海阳白玉黄瓜、网纹瓜、绿茶、甜柿等农特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累计打造省级标准化基地10个,“一村一品”专业镇3个,年内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6个,“海阳绿茶”累计获得国家级茶叶大奖13项,“海阳甜柿”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33处,全市完成老果园改造13.45万亩。

  四是特色农业镇村加快涌现。朱吴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留格庄镇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了苗家沟、丁家夼、南邵家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碧桂园滨海城小镇、连理岛龙栖小镇、龙山国际健康养生小镇初步成形,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

  (三)具体案例

  案例1:“财+银+担”合作扶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海阳市村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30个,占村级支部总数的32%。采取“政府推荐+财政贴息+农担担保+银行贷款”的模式推广“强村贷”,创新“股权贷+信用贷”,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支持合作社28家,发放贷款2899万元,激活了村民手中“沉睡”的股权,缓解了集体经济发展融资难题。

  ——海阳市里店镇邵伯村党支部领办果蔬合作社。入社社员1117人,村民入社比例100%。合作社投资800万元,流转土地1600亩,开展软枣猕猴桃、新梨7号等果品规模种植。市财政给予涉农资金补助80万元;海阳农商银行以追加股权质押为担保条件,给予贷款500万元,支持合作社新建氮气储藏气调库及加工车间,其中,“农业信贷担保”贷款300万元,实际利率不到2%;“政府融资担保”贷款200万元,贷款综合利率5.0%。项目新增受益农户460户,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该村2020年入选农商银行省级金融服务样板村。

  ——海阳市辛安镇向阳村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向阳村是2018年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合股联营、村社一体”方式,成立海阳市向阳村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00万元,入社村民193户。为扶持合作社发展,市财政拨付扶持资金200万元,用于合作社基地及草莓冷库建设,解决了合作社启动资金难题。同时,通过“财银担”模式,农业银行为合作社发放50万元“强村贷”,支持合作社与宏顺食品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带动草莓入社户年均增收3万元,年增加集体收入约40万元;同时牵头13个合作社成立党支部领办经济共同体,打造“辛安礼德”电商品牌,带动了区域乡村振兴,推动了村集体资产股权化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惠农发展模式。2021年打造农商银行省级金融服务样板村。2022年4月,合作社被评为烟台市五星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案例2:“财+银+担”合作扶持龙头企业

  山东富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产育苗、海水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科研开发和休闲渔业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海域使用面积2万余亩,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总面积1.2万亩,截至2022年9月底完成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政府奖补资金2500万元。2020年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以“上级财政一般转移支付资金文件”为反担保,通过融资担保从烟台银行贷款600万元,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海阳农商银行为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000万元,解决产业链发展资金难题。目前,海洋牧场示范区年产海参、牡蛎、虾、蟹、鱼类等2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每年休闲海钓、休闲旅游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就业上百人,人均年增收6万元。

  ——烟台满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阳市聚丰源甜柿专业合作社),现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有机甜柿标准化生产基地2000亩,入社563户,引领社员户发展2万余亩,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及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其拥有的“海阳甜柿”品牌,是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海阳市财政奖补资金300万元,企业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从农业银行贷款200万元,加快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电商孵化平台,进行甜柿产品全链条开发,延伸甜柿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条,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品牌+消费+市场+生产”的“五连环”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产业园优化集成,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逐年增强,带动产业园上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达3万元,高出当地平均水平30%。

责任编辑:韩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