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最易违章点罚了近600万
排名第一的是济阳境内的“220国道K204+950米处南向北”。
排名第一的是济阳境内的“220国道K204+950米处南向北”。
428名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在60个国家和地区被抓获。
本网连日报道滕州七旬老夫妻收养唇腭裂男孩,引发网友祝福。
大众网即日起推出“闯关答题”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大奖等你拿!
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上,有一家起家于农险并且一直以来以农险发展为特色的公司显得格外惹人关注,她就是中华保险。
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上,有一家起家于农险并且一直以来以农险发展为特色的公司显得格外惹人关注,她就是中华保险。
中华保险诞生于兵团,其前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公司成立于1986年7月15日,是我国第一家规模化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是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最早开展农险试点的单位之一。时至今日,中华保险已经在农业保险领域默默耕耘和服务了28年,成为我国规模化经营农险时间最长的保险公司。今年1月15日,中华保险凭借在农险经营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获评“2013年度最具竞争力保险公司”奖项。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提供风险保障超5000亿
今年4月23日,受寒潮、冷空气影响,新疆13个地州市不同程度遭受雨雪、大风、沙尘和降温等极端天气,这是近几年来同期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据统计,这次灾害造成新疆自治区及兵团49.6万人受灾,造成公司承保的238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受灾农户54000余户次,预计灾害损失超3亿元。灾害发生后,中华保险总分两级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建立绿色理赔通道,为抢抓农时,体现理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公司第一时间向受灾师团预付5000万元赔款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地膜、化肥、滴灌带等物资,帮助团场职工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以上案例仅仅是中华保险经营农险28年来针对农业大灾快速理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中华保险从1986年成立起就在兵团范围内大面积开展农业保险,1986年至2006年20年间,中华保险在新疆累计承保兵团各类农作物17375万亩,牲畜1228万头,累计支付赔款近18亿元,为兵团农牧业生产乃至屯垦戍边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走向全国后,谨记历史责任,主动发挥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积极服务“三农”,主动投入到国家支农、惠农、强农等民生工程当中。2004年,中华保险开行业之先河,在江苏淮安开始破冰试点农业保险,形成并完善了以联办共保为特点的“淮安模式”,为探索新时期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开展农业保险,作出了有益尝试。2007年,中华保险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配合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勇担重任,主动承办了新疆、内蒙、湖南等六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经营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公司之一。20多年来,中华保险在全国坚持开办农业保险,业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乃至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积极的努力。据了解,2007至2013年,中华保险累计为1.27亿农户次提供了5406.08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险保障服务。2007-2013年中华保险每年承担的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从173.75亿元扩大到2096.89亿元,服务农户从818.01万户次发展到3297.89万户次,服务区域从以新疆为主的几个粮食主产区发展到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1016个县(团场)、6千余乡镇、7万多个村,承保面积从3478万亩发展到4.054亿亩次,服务范围从主要粮、棉、能繁母猪、奶牛等10余个品种发展到基本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的86个品种,年受益农户从119万户次扩大到517万户次;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主要险种的保险责任逐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近几年来,中华保险每年在新疆为12个农业师,142个团场的农牧业生产提供全覆盖风险保障;在湖南,每年为近三千万亩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以及全省八千余万亩公益林,提供四百余亿元的风险保障;在内蒙,每年为三千余万亩农牧区农作物以及七千余万亩森林,提供三百余亿元的风险保障;在北京,每年为首都“菜篮子工程”提供20 险种近20亿元风险保障;在甘肃,独家为甘肃全省六百余万亩马铃薯提供了二十余亿元风险保障;在四川,为国宝大熊猫提供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熊猫保险;在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在农业生产风险分散和转移中,中华保险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与农民“心连心”
服务水平不断升级
农业保险的经营事关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落实。为使中央的惠农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中华保险一直坚持与农民“心连心”,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方法,完善乡镇服务网点建设,着力落实 “三到户”“五公开”,坚持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以及 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并广泛开展“六个一”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为了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涉农一线,2011年以来,中华保险深入开展了以“星火工程”为标志的农险基层服务网络和示范机构建设,以此来打造农险前端服务体系。中华保险在开展农险业务的重点区县、重点乡镇、重点村建立了农村保险服务站,配备农险管理人员以及农险协保人员,协助公司开展承保、理赔等各项服务。通过农网建设,中华保险努力在服务上真正突破服务农户“最后一米线”,让农户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承保理赔各项服务。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东关上村村民沙甫立对协保员和保险服务站的作用非常认可,他说,“以前去办理理赔要跑几十里路,现在有事直接找村里的协保员和镇上的保险服务站,不出家门就能把保险的事都办了,真是方便!”
理赔是服务的标尺之一。农户最关心的是能赔多少、什么时候赔。在查勘定损理赔方面,中华保险的服务能力在业内属于领先水平。2012年5月,江苏苏北地区爆发了30年一遇的大面积小麦赤霉病,仅淮安、盐城两市,灾情就涉及11个县、232个镇、2329个村,52万农户,受灾面积达240万亩。灾情发生后,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华保险在淮安和盐城地区共成立67个查勘工作小组,投入200余人,并临时租赁50多部社会车辆,加强查勘小组的硬件装备,以加快查勘速度。仅仅用时19天就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受灾小麦的查勘定损工作,平均每个查勘小组完成查勘定损面积3万4千亩,如果按照每亩查勘需要步行30米的话,这半个月,每个工作人员都步行了300多公里。在查勘定损结束后,赔款在短短的20日内通过“一卡通”发放到27.19万户受灾农民手中,解决了广大受灾农户的燃眉之急。据统计,中华保险对淮安小麦赤霉病的亩均赔款全省最高、赔款到户时间全省最短。
科技提升专业能力
创新强化保障功能
在经营农业保险过程中,中华保险不断提高农业保险专业化经营能力,通过技术示范,项目管理等方式,引入无人机、卫星遥感,人工干预天气、3S与电子信息等先进技术,通过建立专家组和建立科技示范点,提升农业保险技术含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引入无人机及卫星遥感技术
2013年12月4日,中华保险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正式拉开了农业保险科技创新求发展的序幕。中华保险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引入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及卫星遥感技术),构建与农业保险全流程管理紧密衔接的农业遥感信息的采集平台、分析平台和展示平台,克服农业保险的“承保、定损、理赔及区划”难题,打造农业保险“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防灾防损”新模式,切实提高农业保险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该技术2013年在山东、四川、甘肃等地开展了科技应用试点。2013夏,山东省沿黄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山东省大面积出现玉米涝灾,山东分公司首次引进农业定量遥感和数字农业测控技术,在受灾严重的三个县(市)开展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飞行,GPS地面定点采样三位一体的综合手段进行农险灾情查勘。通过卫星遥感进行灾情查勘,查勘人员只需到受灾地块进行定点采样,远程进行技术分析,避免了现场查勘时的盲目性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全国首创农险3G远程查勘技术
在湖南,中华保险2013年初全国首创农险3G远程查勘技术,简称“一键通”系统,即在养殖业保险的查勘定损流程引入3G技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优化并再造管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查勘成本,防范道德风险。该项技术应用后,案均查勘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降低为10分钟,案均查勘成本由原来的50元降低到不到2元。“一键通”系统还有助于实现日案日清日结日付的目标,大大缩短了理赔结案周期,极大提升了公司农险客服质量和水平。同时,该系统还可有效监督现场查勘行为,增强公司的管控能力。通过对查勘关键环节实行后台实时监控的方式,有效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
全国规模化产值保险试点产品——马铃薯保险
在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甘肃,2012年,中华保险抓住马铃薯保险保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的机遇,及时研发出全国唯一的规模化产值保险试点产品,并在甘肃保监局指导下建立了定西马铃薯种植业保险示范区。该产品将旱灾和病虫害首次纳入主险责任范围内,涵盖马铃薯生长期所有外来风险;以产量与平均价格的乘积为依据,不仅提高了农险产品的科学化程度,同时简单明了,有利于投保农户较好地理解。同时取消免赔率设置,确保农户发生绝收情况时可全保额补偿,收回物化成本,真正保住了农户最低收入的“生命线”。为力求宣传告知的通俗化,中华保险提出“每亩三块一毛五,保您千斤马铃薯”的宣传口号,方便了广大农户理解和认知。2012年当年中华保险赔付农户7.6万户,受灾农户户均补偿238.2元,使“薯农”亲身感受和体验到了农业保险惠农政策,从此吃上了“定心丸”。
2013年11月29日,中国保监会项俊波主席到中华财险甘肃定西中心支公司调研、考察马铃薯保险开展情况,并对做全、做实、做优马铃薯保险的具体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进一步加快新产品研发
2013年,中华保险总公司集中业务骨干,修订报备全系统各分公司农险区域性条款、总颁条款500余个,目前公司农险业务已经覆盖86个品种,602个产品,为服务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2014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项主席明确指出,今年农业保险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推动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农业保险,探索发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农险新产品将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险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因此,在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前提下,中华保险将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创新与研发。
在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方面,中华保险积极挖掘地方特色业务,积极开展设施农业保险,蔬菜保险,探索现代农作物种业保险等;积极开拓商业农险业务,在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和信保合作等方面积极服务农村市场经济。 在价格指数保险方面,中华保险积极参与山东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及其他各省市价格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全力配合分公司制订价格指数保险方案并协助分公司开发相关产品。
注重管理创新
建立“三农”风险综合防范机制
围绕实施“三农”惠民政策,中华保险还注重加快管理创新,优化操作流程,着力服务农村,逐步建立具有中华保险特色的“三农”风险综合防范机制。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工作中,中华保险建立了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协同应对的防灾防损机制,并组织农业专家积极进行查勘定损、协助生产自救、指导现场救灾、落实灾后赔付。
严防经营风险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8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财金[2008]26号),要求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按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保监会也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的建立。中华保险严格依照财政部和保监会的有关要求对中央财政补贴性种植险业务,从2007年开始,严格按照规定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2014年,财政部出台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目前,中华保险已经按照要求,计提大灾风险准备金,这必将为公司农业保险的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多方面分散经营风险,中华保险每年都妥善安排商业再保险,通过超赔和成数合同的安排,进一步确保经营稳定。中华保险严格按照保监会《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管理规范》的要求,强化对于再保险人资质的管理,在合同安排分保时,综合考虑再保险人的专业资质、财务安全性及对公司合同的支持程度,进行再保险接受人选取。公司历年农险再保险合同接受人评级全部为贝氏评级A-以上,国外首席再保人评级均为AA级。
相关链接:
中华保险农险三个经典模式
“联办共保”的淮安模式
2004年11月5日,中华保险与淮安市政府签订了联办共保协议,承担起全省率先、全国试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任。在“联办共保”模式下,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通过协议形式构成一个保险共同体,政府负责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宣传发动、承保统计、保费收取工作,并协助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及理赔,保险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开展承保工作(比如出具保单和承保数据核实等),并具体负责查勘、定损、理赔等保险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按照协议规定的比例,共担风险,共享经营结果。淮安模式启动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初期发展时期,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主要做法:
承保到户头。承保清册由行政村会计统一填写,承保到户。
查勘到田头。中华保险组织乡、村干部到现场查勘定损,如实填写查勘记录。
公示到村头。查勘之后,公司把符合赔偿标准的农户姓名、赔付面积与金额在村里进行一周时间的公示。
赔付到人头。公示无异议后,公司即开始理赔工作。2011年起,全市实行“一折通”,赔款兑付到人头。
能繁母猪保险“济源模式”
河南省济源市是畜牧业大市,生猪养殖数量多、规模化程度高,保险需求强烈。近年来,中华保险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发展,建立畜牧业管理服务与保险联动机制,使得保险机制在促进生产、防疫检疫、疫病防控以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了农业保险与畜牧业疫病防控工作相互促进的局面,为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做法:
通过建立“31312”工作机制,规范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程序。
入保登记三签字 。能繁母猪入保时工作人员必须到场到户按照“见人、见猪、见标、见单”的要求验标并由三方在登记表上签字。
投保签单一集中。各镇办组织防疫员将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能繁母猪佩戴耳标,统一投保。
死亡查勘三到场。出险后保险公司人员、镇级动物疫病鉴定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同时赶到现场,进行查勘并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险理赔一卡通。保险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将赔款打到养殖户的种粮直补一卡通账户上。
防控督察两到位。一是防控措施到位。通过不断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二是督导检查到位。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对承保、理赔情况事后监督。
马铃薯保险“定西模式”
“全国马铃薯看甘肃,甘肃马铃薯看定西”。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甘肃保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农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定西市确定为2013年-2015年全省种植业保险示范区。定西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创建马铃薯种植保险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而这项工作承担者就是中华保险甘肃分公司。
主要做法:
实现第一阶段“做实”目标,形成以“六个实”为核心的区域示范模式。
产品创新“实”,是收入保险、产量保险的创新示范区。一是全风险。二是无免赔。三是保收入,保产量。
告知到户“实”,是宣传方式通俗化、多元化的先行示范区。口号是“每亩三块一毛五,保您千斤马铃薯”,目标是“每户两信一单,每村两册一牌”,标准是“村村有手册,户户有凭证,家家懂保险,人人知政策”。
承保到户“实”,是基础信息完整、农户意愿真实的典型示范区。
会同定西市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特别是乡镇农户信息平台,做实做好承保信息的真实性。
查勘定损“实”,是专家组、农户和保险公司三方联动定损的技术示范区。
建立省市60余人马铃薯种植专家组。依托专业技术优势进行三方现场共同定损。
赔款到户“实”,是“零现金转账直赔到户”的重点示范区。
通过信息平台确保了农户种植投保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农户“一卡通”账号的准确性,为直赔到户提供了便利条件。
服务体系“实”,是基层保险网络建设的领先示范区。
大力推进“星火工程”计划,在乡镇基层服务网络基础上,搭建起“纵向到村”的网络架构,组建了“乡乡有站所,村村有人员”的协保员服务网络。
中华保险近年重大农险赔案
2007年
新疆发生大面积冰雹灾害,受损面积420万亩,中华保险赔付3亿元;
2008年
我国南方遭遇冰冻、雪灾,受损面积324.1万亩,中华保险赔付2.56亿元;
2009年
2009年河南发生暴雨灾害,受损面积366.4万亩,中华保险赔付5621万元;东北发生旱灾,受灾面积412万亩,中华保险赔付3.78亿元;
2010年
2010年长江中下游发生洪涝灾害,受损面积437万亩,中华保险赔付3.37亿元;
2011年
2011年新疆发生暴风雨灾害。受损面积475.8万亩,中华保险赔付3.29亿元,仅农六师公司就赔付农户6000余万元;
2012年
江苏发生小麦病虫害,受损面积69.26万亩,中华保险赔付5000余万元;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受灾面积22万亩,中华保险北京分公司3天内赔付北京市第一笔政策性农险赔款,累计支付赔款近3000万元;山东、河北、辽宁台风、暴雨灾害,受灾面积297.5万亩,中华保险赔付5.14亿元
2013年
7月,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山东14个地市的玉米、棉花遭遇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中华保险山东分公司共向农户支付2.66亿元赔款。
2014年
4月23日,受寒潮、冷空气影响,新疆13个地州市不同程度遭受雨雪、大风、沙尘和降温等极端天气,中华保险第一时间向受灾师团预付5000万元赔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