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2013金博会>银行业>农业银行>服务

山东农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富民强企

2013年09月22日 21:38作者:来源:大众网

  今年7月份,张禹永通过“农行+农企+农户”模式,获得农行100万元贷款。他将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使花甲老人也有致富路子。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月31日正式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0年锁定“三农”,说明“三农”工作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中央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决心。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践行社会责任,将强农惠农富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坚持服务“三农”有热情、对待农民有感情、落实工作有激情、献身“三农”有痴情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奔走在乡村热土上的农行人,通过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发挥了“金融引擎”的强大助推作用,多项尝试和创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推广农行山东省分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的经验,9月初,记者一行对潍坊、滨州农行以及当地多家涉农龙头企业和相关农户进行了实地采访。

  农民眼中“好亲人”农企上市“好帮手”

  9月3日,记者来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阳春羊奶乳业有限公司(下称“阳春乳业”),董事长董玉坤用3个“没想到”来形容农行潍坊支行,“没想到农行那么巧妙地运用了企业平台,开发了“农行+农企+农户”三赢的模式;没想到农行实施速度那么快,让企业底气越来越足;没想到老百姓在没有房产抵押,甚至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能运用企业平台成功贷到款,既化解了企业的风险,又解决了老百姓有项目没钱的难题。”

  “农行+农企+农户”模式,即由农行选定农企阳春乳业,然后向该企业养殖合作社附近的养殖户发放贷款,由阳春乳业提供担保。养殖户在取得农行贷款时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接受企业的技术指导,奶源由养殖合作社统一收购并进行后续加工和销售。这种互利共赢的信贷模式对三方都有益,体现在:农行降低了信贷风险;农户获得了生产所需的信贷资金;农企以较低的市场价格获得了稳定的半成品。

  记者随后来到了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道阎家张营村,58岁的养殖户李素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2008年,李素娥夫妇经营的印刷厂倒闭,夫妇二人便回到了村里,靠着大队上每月120元的生活补助过活。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意外查出患有胃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儿女指望不上,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她的肩上。在得知喝羊奶有助于丈夫恢复健康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养羊。两年的时间,从1只羊养到30只羊,从自己饮用到将多余的卖给阳春乳业合作社,她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可偏偏命途多舛,2010年,羊多了,防疫却不到位,126只羊死了98只。再次回到原点,坎坷的生活并没有让她低头,“因为他要喝羊奶,这两年才挺过来了,所以我还是要继续养羊。”提到丈夫的病情,她的眼中闪动着泪光,不是伤悲,反而是幸福和对生的盼望。

  再次重来,李素娥越挫越勇,每天“朝五晚十一”地辛勤劳作。今年通过阳春乳业担保,她成功从农行获得30万元贷款,两年还清,现约有150只羊,还雇了一个劳力,在养殖户中属于中等规模。一只羊一年能带来500-1000元的净收益,一年保守净收入在7.5万元。现在有了农行的贷款,李素娥干劲十足,准备再买羊扩大规模,以便早日还清贷款。

  “以前缺钱时,亲戚都避而远之,觉得自己还不上,现在真是感谢农行给了自己信任和信心,亲哥哥亲姐姐也没有这样帮自己的。”一句肺腑之言,让众人为之动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阳春乳业在帮助乡亲致富的同时,也让董玉坤打造出了一条绿色产业链,阳春乳业2005年成立至今,拥有集奶牛养殖、奶羊养殖,销售鲜牛奶、鲜羊奶,饲料原料、预混料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正在向乳品研发、羊肉精深加工、羊胎素提取以及有机生物肥的开发与生产等多个领域延伸。现有36个养殖合作社,7个标准化养殖牧场,奶山羊存栏量17万只,养殖户5000余名,产品销往全国7000家超市,总资产3.2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

  在谈到公司未来规划时,军人出身的董玉坤更显得激情澎湃,连用了两个“一定”来表达喜悦之情:“如果农行继续放开这种模式,公司一定要在2016年下半年在中小板或者主板上市,现在公司已经在筛选上市辅导机构;一定要在规范运作中打造中国羊奶第一品牌,成为中国羊奶的鼻祖,带领山里的百姓富起来。”

  目前,农行潍坊支行已经帮助61个养殖户实现了贷款,面对庞大的需求农户,潍坊支行将加大扶持力度,尽最大力量帮助诚信经营的农户。

  受益“一权一棚”抵押贷款农民手中有了“活资产”

  寿光市作为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种植大棚蔬菜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其中被认定的无公害蔬菜面积60万亩,蔬菜大棚现已发展成为使用寿命长的钢架大棚,种植过程也由人工化过渡到自动化。

  2011年,农行寿光支行通过当地农村经济管理局突破制度限制,自身流程再造,在全国农行系统内率先推出了“一权一棚”大棚抵押贷款,即农户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蔬菜大棚两项财产做抵押获得贷款。

  在寿光支行个贷经营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寿光市纪台镇前曹村村委副书记张荣春的钢架大棚内。9月秋高气爽,但进入占地两亩的蔬菜大棚内,仍能感觉到盛夏一般的火热气氛。初入大棚,除了偏高的气温外,村民对大棚事业的执着与热情更加感染人。

  张荣春介绍,他从1991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当时贷款1000元,3年还清,因感觉贷款特别难特别复杂,建一个大棚需要投入十几万元,所以资金需求一直不能很好解决。2011年底农行推出的“一权一棚”抵押贷款让他看到了希望。“农行客户经理入户办理,从申请到放款,一共只用了4天的时间,一共贷出15万元,3年期限,实际两年就还清了,而且利率还不高。说起农行一线人员田间地头的服务,张荣春竖起了大拇指。

  张荣春所在的村有110户人口,300多个大棚,几乎都是种植茄子,村里大多数农户都选择了农行这种贷款模式。张荣春利用农行的贷款,扩大了规模,现在一个大棚一年毛收入12-15万,保守纯收入约4-5万。“现在有了农行贷款作为后盾,干劲比以前强多了,很多年轻的孩子出门打工,后来好多都再回来种大棚,还是这个收入稳定,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棚。”张荣春对于现在的大棚事业满是自豪。

  据农行寿光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王会堂介绍,寿光支行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3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6.8亿元。目前已受理“一权一棚”抵押贷款435笔,金额8600万元,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30%,而正常情况下是上浮50%。该模式解决了农民担保难和融资难问题,让寿光市40万个蔬菜大棚成为了农民手中的“活资产”,户人均每年至少增收5000元。

  一个企业带动8万农民从业

  9月5日,记者前往山东博兴天龙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龙集团”),而一路上堆放在一家家屋里屋外的草柳编织工艺品格外吸引眼球,五彩斑斓,自成一道风景,而沿途不断跃入眼帘的编织工艺品批发及零售店也激发了记者一探到底的兴趣。

  作为一家专业手工艺品生产加工企业,天龙集团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3216万元,出口创汇1678万美元,已带动本县10个乡镇及桓台、广饶、临淄等周边县市3.2万余户。编织从业人员由原先不足万人逐步发展到8万余人。而“淘宝网”上几乎所有的草编柳编藤编工艺品店都是博兴人开的,远近闻名的草编“淘宝村”即是指博兴县湖滨镇弯头村。

  在天龙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博兴县曹王镇赵冯村收购点经理张禹永的二层洋房院中,正值中午12点,本以为工人休息了,没想到一下车,就看到十几个女编工正坐在过道里编储物筐。

  据张禹永介绍,他与天龙集团已经合作18 年了,根据订单确定生产任务,一般雇佣10-50个人不等,工人是计件工资,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一般工人一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他自己的收入一年在10-20万元之间。收购点先与天龙集团签订订单合同,然后公司给其提供样品,他再组织编工编织。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公司专门有技术小组,定期对编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也给予定期的培训,确保产品的合格率达到100%。

  今年7月份,张禹永通过天龙集团作担保,从农行博兴支行获得了100万元贷款。“以前没有贷款时,给亲戚朋友借,总有还不完的人情,很多大一些的订单也没有底气接下来,现在有了农行的贷款,总算可以放心地雇工人,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出货时间,这样大的订单也可以放心接下了。”看着忙碌的工人,张禹永说。

  农行博兴县支行行长贾希光介绍,本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博兴特色农业发展的原则,年授信天龙集团人民币2400万元,已为该公司上下游农户累计投放贷款3600余万元,办理“农行+农企+农户”类贷款2600余万元。

  “农行+农企+农户”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博兴县的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