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山东电力:30年飞奔的脚步

2008-11-10 13:02:00    作者:王 爽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电力是改革开放30年山东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者,也是山东经济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满足全省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电力是改革开放30年山东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者,也是山东经济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满足全省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全国首个“户户通电”省份

    西红峪,藏在沂蒙山深处一个只有 8户人家的小山村。时间追溯至 1996年除夕,当西红峪的8家农户家里合上传递光明和温暖的电闸时,标志着山东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省户户通电。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这是山东电力史上精彩的一笔。

    山东电力党委书记于世昌回忆说,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很多电力施工人员在电线杆子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中午吃饭就在施工现场。在山东电力人心中,通电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希望,全省有一家农户通不上电,就无法实现现代化。

    时间画卷中清晰地描述着:1990年,我省实现了乡乡通电。1994 年,山东成为全国第六个行政村“村村通电”的省份。1996年,山东让生活在贫困老区、山区和湖区,交通非常闭塞的最后 60多万户农民家庭也通上了电。

    现在,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山东电力公司积极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对电气化村供电设施标准要求低压配电装置完好率达到 100% ,其中一类设备达到95% 以上,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 0.5公里。 80% 的村民家庭中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截至今年9月份,全省已建成 19个电气化县、214个电气化乡(镇)、 7714个电气化村,居全国领先水平。

    体制创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改革开放之初,持续近10年的全国大面积缺电,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要办电,电力建设资金始终是个难题。当时仅凭国家投资,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电力建设需求。山东电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

    1981年,山东首创先例,由地方筹款和中央拨款联合建设龙口发电厂。当时,烟台地区共有大小发电机组容量 20万千瓦,年均缺电 10万千瓦,有 1680多个社办企业主要靠柴油发电。因此,当地迫切要求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以加快工农业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当时龙口电厂建设集资实行“ 三七开” ,即电力部负责总投资的30% ,烟台负责总投资的70% ,烟台集资部分由烟台地区所辖 16个县市区筹资解决,实行“谁投资、谁用电、谁受益”的政策。后来,这种模式迅速在全国推广,直接开启了全国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先河。

    像集资办电一样,30年来,山东电力不断深化电力体制自身改革和调整,如“基建和生产都要抓”的电力建设经验以及“坚持电力发展与企业发展两个并举”等创新做法,都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引擎”,外商竖起大拇指

    3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山东电力一直扮演着山东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者和引擎的角色。

    2006年6月15日,山东鲁北生态电厂首台10万千瓦机组一次性调试成功,这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电厂,将充分利用废弃资源,进一步改善山东电网末端的电力供应。

    这个消息让当时来山东投资的温州客商陈永兴很兴奋:“前几年全国电力紧张,到处都在拉闸限电,朋友告诉我山东不缺电,我开始还不信。来了一看就决定把厂子搬到这里来。现在有了新电厂,等于给我按时完成订单上了双保险。”2004年盛夏,全国24个省市纷纷拉闸限电,而山东则是全国沿海发达地区中惟一一个未限电的省份。山东不限电,并不意味着用电需求不旺,相反,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山东社会用电量连创新高。

    在“九五”期间,山东新增装机容量平均递增9.76% ,占全国同期投产总量的8.5% ,跃居全国第二位。“十五”期间,不缺电、不限电一直是我省招商引资的“硬条件”,不少外商实地考察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样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1978年底全省发电量才155.86亿千瓦时,而今年预计达到2855.00亿千瓦时,增长了 18.3倍。 1978年底,全省还没有统一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 220千伏,线路总长度 643千米;而到今年底,全省220千伏的线路长度已经增加到 14620.3千米,与 1978年相比增长了 22.7倍,变电容量增加到6207万千伏安,增长了 76.3倍;1978年底山东电力还没有 500千伏线路,现在已经发展到 4781.2 千米,并形成“五横两纵”的500千伏坚强网架。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