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0 22:10:00 作者:任旭强 烟台报道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烟台万华现代化工不夜城
时□24年,于文祥感觉那段往事犹在眼前——外方在生产线运转后即撤走专家,真正的技术秘密丝毫没有透露,而那套引进装置运行极其困难,10年没有达产。
“市场和金钱换不来核心技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企业真正强起来。”面对经济导报记者,这位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深有感触。技术封锁逼出的是万华人的志气,通过自主研发,现在他们已成为MDI行业与国际巨头比肩的重量级竞争对手。
“现在国际聚氨酯行业交流时,我们理所当然地坐在第一排。”于文祥笑了,神情中分明写着自信。
烟台万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由落伍者到追赶者、直至第一方阵中领先者的跨越。被封锁的核心技术
与改革开放同步,作为目前我国惟一能够生产MDI(异氰酸酯的英文化学名称缩写,是制备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的企业,烟台万华集团(原烟台合成革厂) 筹建于1978年。而万华的创新之路,也映射出30年里中国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执著探求。
“我们当时是在绝境中求生存啊!”于文祥说。1978年底,作为“六五”重点项目,国家决定从日本引进一套年产300万平方米的聚氨酯合成革装置,最初目的是“解决10亿人民的穿鞋问题”。作为项目配套装置,同时从日本引进一套相当于国际60年代水平的年产1万吨间歇工艺的MDI装置,1984年建成投产。
用“备尝艰辛”来描述烟台万华的技术引进之路毫不为过。当时引进的只是生产设备和简单的工艺流程,日本专家在试车成功后就撤走了,至于如何提升MDI质量,如何提高装备效率,如何降低消耗,外方一概闭口不谈。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装置运行极其困难。后来,为缓解国内供求紧张局面,原国家计委在“七五”、“八五”期间曾先后批准过4家企业引进技术建设MDI项目,但均因国外技术封锁而未能如愿。
引进装置10年不能达产,万华请求日方帮助。对方明确表态,转让技术新建装置不可能,改造老装置只能提高2000吨规模,而且开出了天价的技术转让费。条件极为苛刻,只能无功而返。
随后万华转向与欧美跨国公司商讨技术引进,跨国公司表示要共同调查中国市场。当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之后,他们转而决定自己在中国建厂。“有的外方与你谈判,甚至只是为了摸清你的底牌,其实他们从未想把技术卖给你。所以引进MDI技术只能是中国企业一厢情愿的梦想。”一位万华集团的老员工告诉导报记者。
市场前景极佳的MDI面前是高高的技术门槛。国际上已形成以德国拜耳、巴斯夫和美国陶氏化学、亨斯曼4大巨头为主的垄断格局。这些跨国公司不仅不转让核心技术,就连旧装置也不允许落入新进入者手中。一次,得知美国利安德公司要出售其在美国缺乏竞争力的HDI(与MDI类似的另一种高技术化学品)装置,烟台万华拟出价购买作为再开发的消化吸收平台,但拜耳公司为了防止技术泄露,竟出两倍高价买断并拆掉。
艰难甚至是屈辱的引进技术历程,终于使万华人悟出一个刻骨铭心的道理: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核心技术是永远引不进来的。自主创新赢得对手尊重
万华人将其自主创新称之为“逼上梁山”。4巨头或许没想到,他们竟逼出一个强劲的对手。
切莫忽视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万华开始与院校合作,用国产软件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对引进装置的瓶颈工序逐项分析,在核算后,对这些瓶颈逐一改造。苦苦探求了10年,终于在1994年达产1万吨。
初尝创新之果,催生了万华人全面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的渴望。
但这谈何容易。“当时太难了!”万华集团经营协调部经理邓炳樵感叹道。看到中国企业初具规模,外方甚至打起价格战,他们在中国市场销售的MDI低于全球所有其他市场。但万华人咬紧牙关,瞄准国际最先进的全连续工艺,累计投入5亿元资金,终于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MDI制造技术。
自主创新使万华赢得了发展主动权。他们将原先从日本引进的年产 1万吨装置通过技改,在2000年扩大到2万吨,到2002年开发出4万吨的技术后,产品质量超过了日本,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来又开发出8万吨技术,在突破16万吨之后,万华的MDI质量已令国际同行瞠目。
MDI生产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中国真正有了自己的聚氨酯工业。2008年新年伊始,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烟台万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技术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万华又开发出了30万吨超大规模的MDI生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宁波基地。由此,万华的产业规模做到了亚洲第一,全球第五。
从1万吨到30万吨,决非轻而易举,要知道,MDI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同时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然而,万华人凭着自主创新攻克了一个接一个难关。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冠荣评价说,烟台万华开发成功的MDI技术,是中国化学工业消化吸收引进装置再创新的最好典型。
万华的自主创新也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用德国巴斯夫公司一位副总裁的话说,MDI产业从诞生那天起,就被我们四大家族控制,万华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挤进了这个“家庭”,我们认可你,也接受你。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位官员主动打电话给烟台万华,问其是否有意向参与制订MDI类产品的国际标准。万华人感叹,有实力,才会得到国际认可。用体制机制激励创新
创新,更要有一个体系作支撑。万华的思维创新同样令人称道。2002年,当烟台万华准备起步发展时,跨国公司就以低价倾销为手段进行围剿,有的倾销幅度甚至达70%。
“国外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我们为何不能同样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万华人尝试拿起反倾销利器,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立案支持。抓住调查期的机遇,他们迅速将装置的产能扩至经济规模,并在宁波抓紧开工建设新的16万吨项目。鉴于MDI反倾销调查迫使跨国公司倾销收敛,为维护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万华又适时提出了撤诉。利用WTO规则,万华打了一场漂亮的保护中国尚属弱小的MDI产业的反击战,这正是思维创新的体现。
而他们的体制创新也值得研讨。1998年,万华集团下辖的烟台万华聚氨酯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董事会同意新增利润按比例分成。新的体制使实施新的激励机制成为可能,被压抑的活力得以迸发,技术接连突破,产能连续几年翻番。
新体制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新机制。万华对科研及相关人员实行谈判工资制,做到有与市场接轨的较高基薪保底,奖金和科研成果利润挂钩,推行上不封顶的激励机制。同时,公司还倡导“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明确提出允许创新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以此来形成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谈及万华30年的历程,于文祥感慨良多。没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万华崛起的机遇。同样,万华的崛起,不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吗?
背景
万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也是全球第6家自主掌握MDI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
从引进、消化、吸收,直至自主研发,万华的创新之路是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缩影。他们突破国际行业寡头的强力冲击和垄断封锁,在原有引进的1万吨/年MDI装置基础上,先后成功开发了 2万吨、4万吨、8万吨、16万吨、20万吨和30万吨 MDI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多项高端技术研发被列入国家 863计划、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其中“年产20万吨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创出连续10年年增长率超过60%的行业神话。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