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医养 泰康重塑健康养老观

2016年08月20日 14:45作者:来源:大众网

  作为中国投资养老社区的保险企业,泰康人寿秉持“医养融合”理念,创新“文化养老”,在全国8个城市布局连锁医养社区,重塑国人健康养老价值观。

  从2007年萌生养老事业梦想、2009年获准成为保险业养老投资试点,到2012年北京燕园社区破土动工、2015年燕园社区开业、2016年7月上海申园社区运营,再到2016年底广州粤园社区也将投入运营,泰康用9年时间不但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和杭州八地的养老布局,形成了“三亚看海、阳澄观湖,龙坞望山”的布局特色,还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优质的医养服务在医疗养老领域形成了“泰康现象”。

  人寿保险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医养是自然延伸,泰康希望影响中国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在一流的硬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医养融合实现对老人身体的照护和心灵的关怀。“医疗、养老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产业,泰康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诚心诚信为老人服务,让人们可以富足而退、优雅一生。这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说。

  “保险+医养”创新模式

  与如今人们常常在谈到“风口行业”时提及医疗养老不同,早在9年前,泰康便预见中国正经历一个从新兴工业国向后工业化国家转型、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以“娱、教、医、养”为代表的服务业将会得到大发展,日益增长的中产人群及家庭需要全方位健康和财富管理与服务。

  陈东升曾率团队先后前往日本、美国考察,他用“兴奋无比”形容当时的心情,美国活力养老社区颠覆了传统的养老院模式,以家为核心,社区内的老年大学相当于保健医疗的康复中心,住在里面的老人充满活力,完全在享受老年生活。那一刹那强烈的冲击,让陈东升下决心把这个方式带回国内,改变中国老年人生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2009年11月19日,泰康人寿提出的养老社区股权投资计划,获得中国保险行业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获得这张重要批文意味着,在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这条跑道上,泰康人寿成功抢到了第一棒!

  2012年,泰康推出虚拟保险与实体养老社区相衔接的“幸福有约”养老计划,确定“幸福有约”的客户在年轻时通过购买养老保险,享受保险公司专业理财服务,年老时可以入住泰康养老社区,通过保险金自由安排自己的养老生活。这一养老计划的落地,标志着全新的养老商业模式在中国落地。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人寿保险就是生老病死的方案,但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实体,进入到服务领域。因此,今天泰康医养融合的模式,提出的虚拟保险和四位一体相结合的模式,不再是一个人寿保险的范畴,它是大健康工程、大民生工程、大幸福工程。”陈东升说。

  作为管理资产超9000亿元、累积服务客户超1.67亿人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泰康在全国医养实体总投资已达203亿元、占保险业总投资1/3。不少人曾经问陈东升,作为一家保险企业把这么多资本投入到养老社区中值不值得,何时才能赚钱?对此陈东升的回答是,养老社区是重资产、长周期、低回报的产业,养老社区未来有了生产力和回报,相当于发行了一个长期、固定、稳定回报的债券。保险业有价值观和理念的支撑,有长线资金配置的需求,相较于其他资本,两个产业的联合是‘天配’。“泰康坚定地把养老当成核心战略产业,我们看的是未来的30-50年。”

  时至今天,很多企业在做养老、做医疗,均受到泰康的启发,陈东升对此很自豪。

  医养融合

  在把虚拟的保险、金融与现实的医养实体相结合的过程中,泰康一方面学习美国等世界上先进的养老社区建立的新型养老社区模式,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探索中提出了“医养”概念,整合大健康产业链,一手抓支付环节,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一手抓消费环节,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制定以长期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战略,着力发展养老与医疗两大事业。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但具有预见性,更是和国家政策倡导方向高度一致。在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从2009年至今,国内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除了带来社会性的养老需求,也对医疗开支形成巨大挑战。由于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十分普遍,需要常年吃药,通常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中青年医疗费用的5-8倍。这部分控制不好,会对社会尤其是医保造成沉重负担。

  在一些保险发展成熟的地区,保险与医疗服务对接成功、保险公司拥有自己医院的情况并不罕见:美国有“医疗+保险”的“凯撒模式”;在中国台湾的国泰人寿拥有自己的医院;韩国三星生命人寿旗下的三星医院更是韩国排名前三的顶级大型医院。以美国凯撒医疗集团为例,通过保险与医疗服务,将供方与需方的利益进行整合,借助商业保险、技术推广、激励机制等三大要素,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泰康正是借鉴美国“凯撒模式”,实行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这有利于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也是国际发展趋势。

  2015年9月29日,泰康人寿战略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泰康创新的医养融合模式将获得来自人才和技术层面的雄厚支持。2016年4月,泰康与南京大学、南京仙林鼓楼医院签约,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正式挂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着力建设医疗、教育、科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医院。

  结合国情与中国老人需求,泰康率先在燕园养老社区引进国际领先的CCRC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根据不同程度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分为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照护区,可根据老人不同阶段需求,提供相应程度的照护服务。

  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CEO刘挺军介绍,其实医疗的成分,一部分是治疗,还有很大一部分应是护理。国外把医疗保健产业叫“health care”,翻译本质上是“健康照顾”,除了药物上对身体的治疗和保健,更强调心灵上的抚慰。

  2015年11月,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投入运营,标志泰康探索创新的医养模式正式落地。燕园康复医院创新性地提出“1+N”医养综合服务模式,即“管家式医疗”,为社区居民量身定制医疗服务,通过借鉴公立医院的“主治医师责任制”和“私人医生”优势,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照护特色,建立全过程医疗护理模式,在社区实现精准化医疗。

  泰康创新的“保险产品+医养社区”的商业模式持续开花结果,“幸福有约”保险产品销售额剧增,养老社区入住率稳步增长。

  自泰康燕园养老社区运营以来,一批企业高管、高校教授先后入住养老社区,对养老社区生活很满意。卖掉房产将家搬到养老社区的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谈到养老体会时说:“我将书房搬到养老社区,现在终于可以安静地写书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刘葆锴、孟繁敏夫妇,入住燕园社区后,自发组织居民传授技艺,教授更多的居民进行创作。“看到每位居民都能做出心仪的作品来,就觉得高兴。”

   全国布局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陈东升对泰康医养大战略业已谋定,并布局了3个发展层次。第一层次,要在全国核心城市进行布局,建立以医、教、科为核心的顶级三甲医院资源;第二层次,在泰康养老社区建立康复医院,提供基本护理、医疗咨询、康复医疗等服务;第三层次,参股特定的医疗机构资源,扩充以医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范畴。

  陈东升说,泰康人寿将建立大学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解决医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难题;下一阶段,泰康将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作,联手南京鼓楼医院,全面引入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证体系。

  在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过程中,将引进国际一流医疗机构的经验,打造医、教、研一体化的国际医学中心,比邻医学中心建设医养社区;同时,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参与社会基础医疗保险管理,构建保险、医院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网络,真正做到医养与保险融合,形成区域性的健康维护组织(HMO),创新实践中国区域的“凯撒模式”。

  依托医、教、研一体化区域国际医学中心,泰康还将建设O2O医疗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为泰康医疗体系输送人才、技术和品牌,构建泰康医疗产业生态链。在深耕大健康产业的道路上,充分发挥泰康医学中心作为医、教、科一体化平台的价值。

  在陈东升看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保险业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走“金融宽带”的模式,银行、证券、保险,以资本运作为手段;还有一种模式是走专业化道路,以保险为核心,深耕寿险产业链。泰康发展医养产业的本质是推动实体养老社区与泰康保险产品的结合,利用保险长线资金匹配长期投资,打造全生命产业链,这一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长期生命力。“泰康走的路正好契合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中对高端医疗、活力养老、终极关怀,以及居民理财的需求,泰康提供的‘四位一体’的产品服务,也就是大健康、大民生、大幸福工程。”

  陈东升的目标是将泰康之家打造成为中国养老社区第一品牌,真正把医养融合和人寿保险结合起来,提供‘从摇篮到天堂’全方位服务体系。这样的模式不仅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也符合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对新型生活服务方式、生命态度的重新认识。“泰康要成为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陈东升言语中充满憧憬与自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蕾蕾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