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大摩剖析08年中国经济政策:银根不会一味从紧

2008-03-27 11:57:00    作者:胡俊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摩根士丹利剖析2008年中国经济政策,软着陆将成主旋律

    中国2月份CPI指数攀上新高,国际市场上的坏消息又接踵而至,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又将如何应对?全球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昨天(26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控制通货膨胀成为左右中国经济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而软着陆将成为08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该报告首先指出,中国不会重拾1987/88,1994/95年成本高昂的反通胀政策。尽管看起来这三者很像,但却有实质的不同。前两轮通胀,主要是由财政政策过于松弛所致,而该反通胀举措包括缩紧国内银根(提高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对外进行货币贬值。而这一轮的通胀,主要是由于外部不平衡,以及逐步提高的汇率所致,因此,本轮反通胀措施——如果通货膨胀持续进行——将以满足国内需求 (没有激烈的利率政策),同时对外进行货币升值为主要措施。

    CPI增幅放缓或将实现输入型软着陆

    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两个不确定性:一是美国次级债危机复苏的减缓,是否会显著地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二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是否会一以贯之地执行,从而给中国经济降温。对此,以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政策走向为坐标,中国08年的经济政策走向面临四个方面的可能。摩根士丹利将之在四个坐标中描绘成春夏秋冬四个图景。在秋的可能性下,即输入型软着陆,由世界经济下滑和中国渐进式政策组成的坐标区;在夏的可能性下,即经济过热,指由世界经济停止下滑和中国渐进式政策组成的坐标区;在冬的可能性下,即硬着陆,指由世界经济下滑和中国激进的紧缩政策组成的坐标区;在春的可能性下,即政策导向的软着陆,指由世界经济停止下滑和中国激进的紧缩政策组成的坐标区。

    摩根士丹利的该报告认为,中国经济2008年的主基调将是“秋”,即输入型软着陆。一方面,世界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中国不会一味坚持去年底设定的缩紧银根的目标。事实上,当去年底中国实施从紧的经济政策,正是基于良好的外部经济氛围。但目前由美国引发的世界经济持续滑坡,已经使中国政府意识到应该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从紧的经济政策也是相当的富有弹性。报告举例说,一中国人民银行高级官员宣称,2008年银行信贷增长将低于2007年的16.1%。但实际情况是,1月信贷增长为17.5%,2月份则为15.7%,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从紧政策有良好的弹性。更为主要的是,报告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并未失去控制。一二月份CPI增幅破新高,不过是07年CPI增长惯性使然。最新数据也显示,食品价格3月份将比2月份有所回落。

    但该报告同时认为,要实现输入型软着陆,必须要有三个条件:没有大规模的紧缩政策;没有一步到位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没有大幅的利率攀升。

    CPI破新高或将实现政策型软着陆

    但另一方面,如果潜在的通胀预期过于强大,使得CPI指数在3月份达到新高,将会引发强烈的政策反应,中国经济将走入由政策主导的软着陆。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特别是市场通胀预期较高的情况下,通货紧缩政策将更快地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将进入“春”的区域,即实现政策导向型的经济软着陆。报告也认为,政策导向型软着陆,将是除了输入型软着陆外,中国经济最可能出现的情形。

    报告预期,为了控制通胀,政府将不会频繁而大规模地提高利率,而将更多努力放在汇率变革上。因为频繁地提高利率,不仅会损害国内投资者,也将损害国内股票和资产市场;同时,提高利率将影响进口,进而扩大中国外贸顺差;持续的提高利率,特别是在美国大幅度降息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落差,从而更难以控制国外热钱流入。报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加速升值,投资者应该做好准备。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