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2 09:52:00 作者:实习记者 马继鹏 来源:国际金融报
壮大地方财力有望成未来财税改革方向
近日有传言称,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所牵头,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课题方案正在形成。这预示着,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改革方案即将浮出水面,专家普遍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壮大地方财力。
地方财力不堪重负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袁钢明指出,现在很多财政收入都归中央,而全国大多数公共工程是要靠地方政府来完成的,可近几年地方财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公共财政投入的效果。
1994年,中国实行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将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税(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增值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等)和地方税(营业税、地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其中增值税收入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这个财税体制框架延续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之刚撰文指出,分税制的最大缺陷在于使基层财政陷入困境。分税制下,一些重要的税种都划归中央,而地方财政收入只能转向农业等行业。
另外,随着近几年国家推行的税费改革、农业免税等政策,地方财政收入越发受限。为增加本地区财政收入,很多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资、贱卖国有土地,甚至私自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下放财权是改革方向
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今年两会期间,首次提出2008年要拿出“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方案。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位清华大学教授也透露,财政部正在联合国内几家研究机构作相关方面的研究。
如果按“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原则,再结合现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状况,中央下放财权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有两种方案被提出:一种是把增值税全部归中央,然后再对所得税等税种进行调整;另一种则是把企业所得税全部归中央,增值税增加地方留成。
有专家分析指出,这两种改革方案都有很大缺陷,最大的问题是进一步增强了中央财政,而削减地方财政。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则认为,当前应当通过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认同目前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基本格局是合理的,那么,中央与地方分税制的调整似乎更应该从税制改革角度,使不同税种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更为合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