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1 14:16:00 作者:贾远琨 来源:新华网
日前,南航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受油价高企、需求疲软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航空公司经营业绩不容乐观,下半年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严冬”。业内人士认为,航空公司突出重围、摆脱困境需积极做好“过冬”准备。
航空业“寒冬”将至
日前,南航公布半年报,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人数、货邮运输量、平均客座率等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航空公司经营业绩低于年初预期。
南航半年报显示,由于机队规模的扩大、航空油料成本、飞机起降费等与航班运营相关的支出有所增加,南航今年上半年航班营业成本为253.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其中油料成本为10.3亿元,比2006年同期上升了20.8%。
南航有关负责人表示,受美国次贷危机、通胀压力、货币紧缩政策以及天灾等国内外因素影响,我国航空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而今年下半年,航空公司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严冬”。
上航半年报显示,上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30亿元,实现净利润2341.38万元,而去年同期公司损益为-1.35亿元,每股收益为0.022元。然而,上航半年报能够盈利主要归功于其获得的包括国家补助在内的444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
相比于南航和上航,东航的处境更加不容乐观,今年4至6月份,东航载客量一直是负增长。除了受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影响之外,原本寄予厚望的奥运井喷行情也并没有出现。而发生在今年3月的东航“返航”事件,亦严重影响了东航的声誉。东航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东航现在处境比较困难。
油价高企、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三重打击
南航董事长刘绍勇表示,受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航空公司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和油价高企的三重压力。
“对东航来说,油价高企还不是致命的问题,关键是市场需求,我们更担心消费者需求的降低。”东航股份董事会秘书罗祝平说。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国内航空市场需求呈现负增长,预计7月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而8月份,由于奥运会期间,公务和商务活动有所减少,航空市场需求将不会出现改观。记者从航空公司了解到,“五一”长假取消;地震后,飞往四川、陕西的航班减少;北京奥运会期间,进出北京的航班减少等因素,都导致近几个月航空市场需求疲软。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孙利萍说:“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主要源于雪灾、地震等非正常因素,而等这些非正常因素的不利影响消除之后,预计明年的航空市场需求增速会超过今年。” 航空业作为服务行业,其发展根本上是依靠需求拉动的,而除此之外,航空业的发展受油价等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制约较大。
孙利萍说:“油价高企、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三重压力对航空公司形成‘夹击’之势。油价高企给航空公司增大了成本负担,但是,航空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航空公司不敢贸然提高票价,使得油价成本很难转嫁到票价上。同时,近来,航空公司运力的扩张之势十分强劲,如果需求的增速抵不上供给的增速,则会给航空公司盈利带来很大困难。”
突出重围需做好“过冬”准备
为应对航空业的不利因素,各航空公司均积极采取对策,调整运力,优化航线结构,加强市场营销,降低生产成本,压缩基建投资,优化负债结构,提升经营水平。而油价高位盘旋,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将使得我国航空业进入调整期,航空公司要突出重围,必须积极做好“过冬”准备。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航空市场的需求基数非常大,目前,十几亿人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选择航空出行,因此,仅从需求方面讲,航空业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尽管高速铁路、公路出行越来越便捷会对航空市场需求产生分流作用,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选择航空出行的群体也会有所扩大。
相比之下,油价高企和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困难更难克服。国泰君安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多重压力下,预计未来我国民航业的整合将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推动航空公司重组,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空集团公司,形成以大型航空公司为主导,以中小型航空公司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
通过整合,可以发挥航空公司的规模优势,提高我国航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有利于缓解国内航空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恶性价格竞争,提高平均票价水平。
孙利萍认为,按照市场规律,在市场行情不好时,行业会出现调整,而我国民航业的重组还有赖于从上到下的推动作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