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09:51:00 作者:宗新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杭州消费券的发放直接刺激了居民的消费热情。根据杭州市财政局的数据,截至2月6日,消费券已完成总发放数的95.08%;到2月8日,各指定商家共接收消费券4772.41万元,占总发放额的47.72%,消费券对商贸行业拉动效应为2.06倍。
值得关注的是,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地产品,杭州规定,在指定直销点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本地产品可按面值享受18%优惠,其中由财政补贴企业13%。
杭州市财政局局长陈锦梅2月9日对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杭州家电品牌数源、华日的产品在正月里全线飘红,甚至出现卖断货的现象。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长100%以上。
销售的增长,也直接刺激了杭州家电生产厂家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此引起系列消费需求。“生产规模的扩大,直接加大了原材料的需求,如钢铁、塑料、能源等,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消费券的乘数效应。”陈锦梅说,全市六城区共销售指定杭家电1707台,回收消费券49.53万元,销售总额202.93万元,消费券放大率达到4.10倍,更重要的是,生产和销售的增长,给商场导购、工厂工人等员工增加了收入。
消费券升级
来自杭州市财政局官方网站的消息称,杭州市财政局正在“研究第二阶段消费券发放使用方案”,其中包括“充分利用第一阶段结余的市民消费券制作珍藏册,预计在2月底前正式向社会发售,珍藏册中的消费券可用于收藏,也可用于消费”;“将发放消费券与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向企业发售第二批消费券和教育培训券,再通过企业发放到员工手中,专门用于消费和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实现‘不裁员、少减薪’的目标”。
公务员的工资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也曾一度被提及——杭州当地媒体报道称,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提出一个设想,杭州将由“书记、市长带头,到1万多名公务员,有可能的话,再到国家拨款事业单位,这些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要切出5%至10%,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
王国平昨天在杭州“两会”上也公开表示,接下来杭州打算发放2亿~4亿元市民非公益性消费券,这种消费券,市民可以自愿认购,购物时可以享受消费券带来的折扣。他表示,这样的消费券发放不会影响市区两级财政的收支平衡,同时,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以后将酌情考虑发放一些公益性消费券。
旅游消费券本周六上海首发
本报记者昨天从杭州市旅委了解到,杭州将增加旅游消费券的发放量,从原定的4000万提高到1.32亿元,杭州的萧山区、余杭区和临安等五县(市)都要发放旅游消费券。除了发放到内地城市,还要发放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本周六下午2点开始至5点,杭州方面会在上海南京东路的世纪广场进行杭州旅游消费券在上海地区的首发仪式,现场的普通市民可以有机会获得消费券。而除了现场发放,邮递以及和携程等合作发放,也依然是此次杭州旅游消费券发放的方式。此次发放的消费券单张面值为10元,每套100元,从3月开始使用至5月底。
记者在采访了杭州当地酒店、景区、餐饮等企业机构后获悉,进入3月之后,原本就是杭州旅游旺季,加之消费券作用和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业界预计届时很可能会增加20%以上的客源进入杭州旅游。
但在业界期待更多客源进入杭州拉升旅游消费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心,即部分不规范的旅行社很可能会利用消费券来冲账支付,暗地增加自身不规范收入。
“虽然消费券规定不可给旅游团队使用,但旅行社完全可以让游客冒充散客使用消费券,从而减少对景区的现金支付以增加自身的不规范收入。”有旅游业内人士呼吁,希望在发放消费券的同时,可以出台相关的监控政策。
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欲拉动2亿元市场
“你摇到了没有?”这两天,这句问候语几乎成为南京市民们见面打招呼的流行词。
2月16日,南京市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市场,向主城8区的市民免费发放了价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本次消费券发放通过摇号方式进行,按照户籍编号尾数摇号,共计20万户南京家庭成为“幸运者”。
“南京之所以采取摇号方式发放消费券,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均发,100万南京市民每人只能发到20元,带动效应不明显,”昨天下午,南京市旅游局产业促进处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 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另外,摇号也是为了理论上尽可能做到市民获得几率相等,相对公平。”
相关人士介绍,南京市之所以选择发放乡村旅游消费券,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消费券,也是考虑到旅游产业关联度极高,可以带动多个产业,拉动效益较为显著。
对此,南京市旅游局局长曹永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相关调查和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使用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有望拉动2亿元的消费市场。
在曹永林看来,乡村旅游消费券具有“双重拉动功能”,既可以拉动城市旅游经济,也可以惠及农民,拉动郊区县经济。
“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迅速,需求刚刚被启发出来,受这金融危机整体影响不是太大,仍是城市居民进行消费的经济类别。”上述工作人员称。
南京汤山锁石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入围“乡村旅游消费券”第一批指定消费点名单,锁石村党总支书记张双喜表示,去年,约15万人到锁石村旅游消费,多数为南京市区自驾游的家庭,直接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效益。
“消费券能为我们村至少带来5万人。”在张双喜看来,今年这次“乡村旅游消费券”发放将为该旅游景点带来更多机遇,有望使得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增加1000元。
据介绍,此前报名参加“乡村旅游消费券”发放活动的景点有70多个,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景点的空间布局、业态差异、经营规模等因素,经过精心筛选,最终淘汰了30多个,37个入围。
旅游消费券反响不一 广东倾向于增加低保
听说广州55岁以上老人都可以领取百元“旅游消费券”,年过六旬的吴阿姨并没有为之心动,因为她觉得这顿“免费的午餐”会让她额外多掏出两百元现金,甚至更多。就现在而言,她更需要打点好生活,而不是旅游。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其他老人的热情。
在广州旅游消费券开始发放的17日当天,主办方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共向广州适龄老人派发旅游消费券近10万张。而不断高涨的消费券热潮,到底是刺激消费的经济方式,还是地方政府的民心工程,甚至是精明商家的促销手段,当地政府和民间并未能达成一致看法。
广东倾向于增加低保
被媒体称为提出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广东第一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显得非常有成就感。他在广东政协会议上的提议,以最快的速度演绎成现实,并引爆了广东部分地市派发消费券的种种话题。
鲁开垠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派发消费券主要取决于财政支付能力,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及珠海都可在广东率先尝试,“谁先尝试,谁就可以先得民心”。
此次广州率先破题,旅游消费券是由广东省内旅行社与航空公司、酒店及景点结成的“旅游行业拉动消费联盟”联合推出,首批消费券数量为20万张,合计总值达到2000万元。
按照商家的盘算,20万张旅游消费券派给20万名长者,将可带动40万人出游,以每人平均花费1000元来算,一张旅游消费券的放大效应将达到1∶20以上,可直接带动4亿元的消费预期。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实力差异较大,身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的鲁开垠及其他多位政协委员都建议广东能发放消费券,并扩大发放对象的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贫困人口。
对此,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在广东两会上回应表示,广东也采取措施在扩大消费,但不是发消费券。他坦陈,此前也研究过是否发放消费券,但后来认为,春节前给每个低保户增加一个月的低保,同时还提高低保标准,更实在一点。
消费能力面临社保压力
政府是否采取派发消费券的方式刺激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政投入与政策效应的综合权衡。有些学者认为,消费券对单一城市意义不大。
尽管此前台湾、成都、杭州等地已有派发消费券的做法,但刺激内需到底是应该派发消费券,还是选择其他方式,政府和民间并未能达成一致看法,而广州的做法也并非没有争议。
一般情况下,消费券是国家政府部门发放,直接以财政收入为依托,相当于给市民的现金补贴,是一种真金白银的拉动消费的做法。但此次广州派发旅游消费券是以企业为主体,在消费使用上有多种限定。因此,被认为与一些商场打折促销的做法没有本质的区别。
东莞市台商协会秘书长赵维南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台湾派发的3600元新台币(约合738元人民币)的消费券,受惠总人数近2320万人,由于限定了消费时效,该做法在一定时间内引发了一股消费热潮。
但有学者认为,台湾经验并不具借鉴意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认为,台湾现在实行的政策比较特殊,社会保障相对完善。在李江帆看来,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几座“大山”压在群众身上,使大家不敢随意消费。
持相同观点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戴达年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消费券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要真正地刺激消费,就要做好就业、养老和医疗三大方面的保障。他甚至向广东省副省长佟星建议,广东每年拿出1%的财力去充实广东省的养老保障体系,从而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花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