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生物质发电如何走出困境?

2009-12-07 09:17:0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作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发电与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相比,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刘健平介绍说,目前国内生物质电厂每千瓦建设成本在1万元左右,是常规火电单位千瓦造价的两倍以上。

  生物质发电,一个前景光明的再生能源产业,刚刚起步却面临生存困境,个别电厂一年只有3个月能够正常运转,仅有三成企业尚有微利

  盲目立项,资金技术掣肘,发电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落后,赢利模式单一,严重依赖国家补贴。生物质发电在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以及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建设运营。截至目前,通过审批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70多个,在建的有30多个,投产电厂超过30座,发电总装机已超过300万千瓦。

  然而,作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发电与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相比,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从投产电厂运营情况看,形势也不容乐观。据调查,大部分电厂存在运营问题,一些电厂60%—70%时间不能正常运转,个别电厂甚至一年中只有3个月能够正常运转。据业内专家测算,多数电站的运营收支勉强持平,如果加上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临时电价补贴等收入,仅有1/3的企业尚有微利。

  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能否走出困境?

  苏北,200公里半径“扎堆”10家生物质电厂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然而,去年9月以来,江苏省各生物质电厂却频频组织“联谊会”。“冤家”缘何变成了“亲家”?

  “还不是燃料涨价作的媒。”原来,去年6至8月,仅3个月时间,由于各家电厂“竞价”买燃料,几种主燃料价格一路飙升,如稻壳价格从180元/吨上升到460元/吨,秸秆价格从190元/吨上升到270元/吨,树皮价格从230元/吨上升到310元/吨,导致当地生物质电厂普遍亏损,有的年亏损额达到数千万元。

  随后,各厂家针对燃料收购开展的“联谊”协商活动收到了实效,稻壳、秸秆、树皮价格又分别降到了300元/吨、220元/吨、240元/吨,个别生物质发电厂开始小有赢利。

  然而,近忧犹存。江苏省目前虽然仅有11家生物质电厂,但在苏北地区,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竟聚集了10家生物质电厂,如宿迁市就兴建了3个生物质电厂;而且,当地还有几家生物质发电项目在建或已核准立项。在通常情况下,当地支撑一座电厂的燃料产区半径约为50公里。

  “苏北地区碰到的问题虽然只是个例,但给中国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敲响了警钟。” 生物质CDM项目专家张斌亮说,“不做好生物能源调查规划就盲目大量上项目,势必影响刚刚起步的生物质发电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损害了百姓利益。”

张元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