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龙虎山旅游热效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2010-05-05 16:2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里,江西龙虎山迎来了一个旅游小高峰。久居高楼的都市人群纷纷选择到中国道都——龙虎山踏青,用一种更加健康减压、修身养性的方式来替代以往的血拼、聚餐、K歌,掀起了龙虎山的观赏游览和道教参拜的热效应。

    《龙虎山志·艺文》记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里,江西龙虎山迎来了一个旅游小高峰。久居高楼的都市人群纷纷选择到中国道都——龙虎山踏青,用一种更加健康减压、修身养性的方式来替代以往的血拼、聚餐、K歌,掀起了龙虎山的观赏游览和道教参拜的热效应。

    热效应成因之一:天时

    龙虎山是道教的祖庭,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道都。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敬称张天师)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2010年初,国学易道大师张述任在“智慧盛宴开启幸福人生”的论坛上,告诉大家“虎年旅游,北上东北威虎山,南游江西龙虎山。”很多网友们为了讨“虎年行大运”、“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的好彩头,纷纷选择了到龙虎山旅游,这也是龙虎山今年人气爆棚的原因之一。

    热效应成因之二:地利

    龙虎山作为我国道教发源地和发祥地,也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描绘的名山,被描述为“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远看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登高可览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乘筏可赏二十余里仙踪缥缈之画屏。龙虎山200多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包括正一观、仙水岩、上清宫、洪五湖、马祖岩六大景区,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世人称为“洞天福地”、“人间仙境”。

    如今,位于鹰潭市区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鹰厦线、宁赣线,皖赣等铁路和320国道、206国道从景区通过,这为各方往来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2010上海世博会7000万预计游览人次这一巨大旅游商机,龙虎山景区以积极姿态主动融入,推出特别优惠措施来吸引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中外游客,通过积极地磋商运作,目前景区已签约世博专列20余趟次,5月份将有6个旅游专列开进龙虎山,顺利的搭上了世博会的“顺风车”。

    热效应成因之三:人和

    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道教不是由国外传入的,而是与中华本土文化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极其高雅又极其通俗。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常转的道理。道教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类,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行,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其次主张人类应该学习好出事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天地自然间应有积极的作为。另外,道教要求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可能是由于都市人对这种闲云野鹤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满足于龙虎山的“到此一游”,更想选择这里作为栖身之所。近日,网上一则“龙虎山9号风水洞拍卖”的消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关于悬洞的描述,《龙虎山志》中记述:“岩中空洞,结庵以居,下临深渊,上嵌空碧,到处洞穴中通,泛舟仰视,上穷目力,仅可仿佛”。从拍卖崖洞的图片上可以清楚看到,此处碧水青山,景色宜人,据悉,一夜之间龙虎山9号风水洞就从一元被拍至了万元的“身价”,对于拍卖的最终结果,还在持续关注中。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