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中铝集团09年过度扩张巨亏72.5亿元

利润排名前10的央企,占央企利润总额的65.1%左右

2010-08-23 09:19:00    作者:陈姗姗 汪时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7月底,中铝还与力拓签署协议,两家企业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并经营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特别是石油石化、电信、汽车、钢铁、电力、煤炭、建筑及中粮、中化等有着独特行业地位的商贸央企更成为利润集中区。

    108家央企,去年有5家出现亏损,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集团”)更是创下72.5亿元的亏损额,为亏损最多的公司。

  日前,国资委对外公布了129家央企中可公开分户国有资产运营信息的108家企业去年的国有资产运营情况。数据显示,中铝集团2009年利润总额为-72.5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为-42.5亿元。

  多位分析师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由于中国铝业(601600.SH)是中铝集团旗下最重要的板块,因此,去年出现巨亏主要是由于其传统主业铝业所致。

  过度扩张埋伏笔

  中国铝业2009年的年报也证明了这一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铝产品市场处于行业周期低谷的不利影响,国内外相关行业对铝的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能过剩,导致铝价于2009年上半年低位运行,中国铝业2009年亏损46.5亿元,而2008年,公司的净利润则为881.2万元。

  这也是中国铝业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记录。

  除了市场周期的原因,中铝自身的一些问题也为去年的巨亏埋下伏笔。

  在上市之后,中铝曾通过大规模并购,成为国内氧化铝、电解铝市场上的绝对龙头。2007年中国铝业回归A股,又连续吸收S兰铝、S山东铝、包头铝业、连城铝业。而迅猛扩张的背后,也隐藏着管理、财务、成本等多重隐患,这些隐患在金融危机后的铝行业产能过剩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此外,与同行业相比,中铝的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都相对较高。安信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衡昆就指出,中国铝业的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成本均处于行业内高端,一方面是由于旗下的电解铝和氧化铝生产线中,单位能耗高的占比偏大,这与生产线建设较早,工艺和装备水平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中铝的企业员工数量和管理人员占比,以及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也均高于国内同行,尤其是高于民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够精炼和扁平化。

  也正因为此,中铝才从2009年 6 月开始启动了以合并管理机构、压缩管理层级、精干管理人员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而2010年,也被中铝集团总经理熊维平定义为中铝实施全方位深度结构调整的起步年。

  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

  据记者了解,在中铝的内部会议上,已经要求举全公司之力,支持中国铝业实现全年盈利。而不管是中国铝业还是中铝集团,都已经开始谋划转型拓展其他产业,以避免在“铝业”这一棵树上吊死。

  从去年开始,作为国内最大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商的中铝就展开内部大重组,衍生出铝业、铜业、稀有稀土、工程、贸易、资源和海外七大板块。上个月,国务院国资委也批准中铝集团将主业调整为矿产资源开发(不含油气)、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相关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中铝内部高层也曾对本报记者指出,未来将优先发展铜板块,重点发展涉及铜矿和潜在矿藏勘探的上游行业。

  而为了加快铝以外的资源板块发展,中铝还成立了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最近,这家公司还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煤炭资源和非煤矿产资源勘察、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这也意味着,中铝又将进军煤炭开发领域。

  7月底,中铝还与力拓签署协议,两家企业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并经营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

  对此,在上周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就透露,之所以最终的合同从与中铝集团签改为与中国铝业签署,是因为采纳了中铝集团的建议,希望中国铝业上市公司除了做铝的行业以外,还要扩展成多金属化的公司。

  利润向少数央企集中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情况相似,央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再次呈现集中化特点,且利润较收入的集中程度更高。2009年,全部129家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是126271.6亿元,利润总额是8151.2亿元。而在公布数据的这108家企业中,收入排名前10的中央企业占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约为48.5%;利润排名前10的中央企业占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仅约为34.9%,但其利润占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65.1%左右,其中中国移动一家就占全部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18.2%。

  特别是石油石化、电信、汽车、钢铁、电力、煤炭、建筑及中粮、中化等有着独特行业地位的商贸央企更成为利润集中区。

  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是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但受制于去年经济仍处于复苏之中,民航、航运等行业的央企营收不佳。3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在全球航空业经营惨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刚刚实现扭亏增盈;3家中央水运企业收入效益处于深度下滑状态。

  剩下处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中央企业,其收入和利润普遍不如处于垄断和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的央企。特别是部分商贸类和化工类央企营收较差,甚至出现亏损。但已经通过竞争获得优势的企业如华侨城集团,其毛利润率已接近10%,让一些巨型央企望尘莫及。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