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本站搜索:

中央企业透明化管理 资金管理软件价值何在?

2011-06-21 16:37: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提要]
    近期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及中央企业要适应资金管理的新形势,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控制体系,建立以总账为核心,包括指标、计划、资金收付、账务等方面在内的资金全流程控制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资金收付环节之间有效制衡,提高资金运行安全和透明度。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实现资金的透明化管理已是迫在眉睫。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大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及资金流通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测和控制,部分集团企业甚至对子公司的投融资、对外担保、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状况都难以掌握。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管理不透明,中央大型集团企业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这也是保障资金运行安全和透明度的关键。
    应对“三高” 资金管理需透明
    对于规模较大、层级较多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拥有过百家子公司,银行账户达到上千个,无序、不规范、不透明的资金管理模式,会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识走”的杂乱无章局面对,并且导致高存款、高贷款、高财务成本的“三高”型企业的产生。据悉,通常国内年收入和净利润超5亿元的大集团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资金管理效率的尴尬,“三高”型企业普遍存在,并且出现了企业资金集中度不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三高”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型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企业筹资为例,多数集团企业采用总部对成员公司的筹资计划进行审批,再由各成员公司在批准的筹资额度内向指定对象自行筹资的方式。这就导致集团企业内部筹资效率较低、资金流通成本提升,一旦出现部分成员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只能向银行贷款。另外一部分成员公司资金充裕,却长期存放在银行账户,无法实现集团企业内部资金流的高效利用。在集团企业市场化、资本化运作的新形势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合理有效分配资金是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由此可见,“三高”问题对于集团企业的危害性十分严重,甚至会影响到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关业内专家指出,解决“三高”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集团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并且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从而建立透明化的资金管理模式,这对处于改革关键阶段的中央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资金管理软件  中央企业透明化管理
    在财政部及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中央企业改革开始向资产监管系统这一“深水区”稳步推进,为了解决资金管理困境,许多中央企业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逐渐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并且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据了解,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对资金的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借鉴银行资金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理财手段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已经成为多数中央企业的共识。在资金管理信息化的趋势下,以九恒星N6、N9为代表的专业资金管理软件在集团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拥有上百个分公司、过千个账户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只需要通过资金管理软件系统就可以实时动态了解每天的资金存量及每笔资金的流向,并通过系统将集团企业成员公司的资金统一到集团账户中使用。
    从目前来看,资金管理系统在大型集团企业逐渐普及,作为国内资金管理软件行业的领导品牌,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资金管理平台软件解决方案,在中粮集团、神华集团等大型央企集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将资金管理贯穿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集团资金管理的高效、透明化。
    相关业内专家指出,专业资金管理软件的应用为集团企业提供资金流的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资金流通的效率和透明度,集团企业决策者及相关财务负责人可以掌控集团企业及各成员公司的资金流向,优化资金流配置,有效降低集团企业内部资金流通成本。而且通过透明化的资金管理模式,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在明确集团企业内部各自责权利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可以预见,随着中央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资金管理软件将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吴毅斐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