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本站搜索:

达芬奇事件促行业洗牌 进口家具价格为何这么贵

2011-08-10 10:31:00     作者:    来源: 新华财经  

关键词: 达芬奇 奢侈品行业 香奈 家具行业 家具价格 家具市场 家具商场 家具有限公司 家具品牌 家具企业
[提要] 达芬奇事件促行业洗牌 进口家具价格为何这么贵  编者按: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造假事件即将“足月”。达芬奇三次上演变脸秀 警方受理刑事举报案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九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二十

达芬奇事件促行业洗牌 进口家具价格为何这么贵

  编者按: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造假事件即将“足月”。业内人士透露,东莞家具因达芬奇事件分化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家具行业将面临一次洗牌,届时经营不利的企业将陆续倒闭。有媒体报道称,一些进口家具的确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如果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到的是代工或者国产的洋家具,那么将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达芬奇事件引发家具行业变数 高档家具业冰火两重天

  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造假事件即将“足月”。业内人士透露说,国内占家具出口量70%的东莞家具因达芬奇事件分化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是带“洋名字”的家具滞销,另一方面是一些本土高档品牌迅速抢占了达芬奇让出的市场空缺。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达芬奇事件使得加工贸易出口占逾7成的东莞家具企业处于阴影之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

  橄榄树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一博坦言,即使达芬奇不出事,在中国整个经济形势以及房地产业走向的大环境下,东莞的家具行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只不过达芬奇事件的发生更加让其雪上加霜。他认为,今年秋天,家具行业将面临着一次洗牌,届时经营不利的企业将陆续倒闭,“整个家具行业的市场秩序会变得更加公平”。

  达芬奇之后 欧美进口家具市场反应不一

  达芬奇事件爆发距今近一个月了,其所带来的余波不断。尤其是对于纯进口的高档家具,达芬奇的教训应该被其他同行予以吸收。记者近日就走访了北京几家高档的进口家具商场,发现各大进口家具品牌市场反应不一。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家具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真正的进口家具有两件东西是可以提供的,一是产品的“原产地证明”;另一个是规范的明码标价签。一般在标签上对于主要基材、面料、漆质、甚至细节所用的材料都应作出详细的描述。但是厂家和代理商为了保持进口家具品牌的神秘性,尤其是作为高档的进口奢侈家具,一般惯例是选择粗略标注或者不标注。出于品牌营销策略的考虑,一些奢侈品牌都不大会在中国销售“中国制造”的产品,以此来从空间上保持奢侈品的神秘性。奢侈品行业的惯例是,保持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售地呈现交叉状态。

    大部分进口家具价格为何这么贵?

  对于进口家具的价格问题,博洛尼北一分公司总经理何朝富认为,一些进口家具的确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他表示,进口家具的销路很大部分靠设计师,设计师的高额回扣以及进口家具的店面租金都是推升家具价格的重要原因。

  陆水(法国罗奇堡家具中国区销售总监):从国外运到国内的运费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一个集装箱可能需要几千元人民币,但出入境报关手续、在欧洲内陆的卡车运输加上各种包装成本之后,成本一定会比在欧洲增加很多,同时代理商还要承担产品在海运途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保证顾客收到时是完好无损的。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在法国当地的罗奇堡买了一个书柜,价值十几万元人民币,所有的手续运输都需要自己办理,但最终运回国内后打开发现是坏的,那么这个损失将由他自己来承担。而在国内购买时,这些费用都由商家来承担,因此价格自然要比欧洲贵,但贵并不意味着就是暴利,而且我们在国内的零售价格都是总部在综合考虑成本与当地市场的消费能力后制定出来的。

  万华龙(香奈宜居国际家具总经理):一般来说,进口家具毛利润维持在40%左右比较正常。实际上,一些品质精良的国产家具价格并不比进口家具价格低,现在一些国内家具企业老板也有国外生活经历,对国外的家具文化比较了解,所以生产出的产品也受到了市场青睐。

  “达芬奇现象”让中国高端品牌情何以堪

  近日,高端家具品牌“达芬奇”家具深陷“造假门”,让人震惊的是造假的不只是产品,还有血统。达芬奇让梦想成为高端品牌的企业汗颜的是,其一款家具高达千万,最便宜的也是几十万起,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也挡不住其成为高收入人群的青睐高端品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无论是央视的权威报道,还是达芬奇发布会自我澄清,依然让人对达芬奇的身世摸不到头绪:国产品牌出口转内销?还是意大利原装奢侈品?

  业内人士分析,“达芬奇现象”不仅折射出中国巨大的高端消费市场,也折射出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态让其饱受着高价消费洋品牌后有苦没法说的尴尬,但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国缺乏真正的高端品牌。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一

  财经观察:达芬奇与央视谁错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二

  财经观察:达芬奇与长丰家具谁错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三

  “达芬奇”造假哭完就走央视:这事没完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四

  质检部门首次解开达芬奇"密码"背后竟还有猫腻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五

  “达芬奇”天真有谁信“蒙娜丽莎”不相信眼泪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六

  “达芬奇”落马仍死撑“假洋皮”乱象何时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七

  达芬奇道歉避重就轻惹众怒凭啥欺骗中国消费者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八

  达芬奇“余震”不断多拿3.6亿退税却不肯退货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九

  达芬奇退货诚心未现 洋品牌面临信任危机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

  达芬奇回应缺乏说服力 奢侈品牌遭遇信任危机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一

  消费者抱团索赔数千万 "达芬奇"何时才能给说法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二

  达芬奇热线为何对媒体失声 消费者能否顺利维权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三

  达芬奇面临超亿索赔 家具业诚信重建需要过程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四

  达芬奇事件重创高端家具市场 上市辅导成讽刺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五

  达芬奇退货有猫腻 挤牙膏式公布真相糊弄了谁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六

  达芬奇死守退货底线 消费者组团起诉达芬奇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七

  达芬奇发信指责媒体 劝维权消费者“私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八

  达芬奇三次上演变脸秀 警方受理刑事举报案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十九

  达芬奇骗情中国富人 新华网八论达芬奇事件

分享到: 新华微博

郭凯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