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本站搜索:

"航母"巨亏22亿 揭开新广国际国有资产流失"黑洞"

2011-11-09 10:22: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关键词: 新广 黑洞 航母 国有资产监管 新华视点 国有资产流失 管家 舵手 祸首 败家
[提要] ——揭开新广国际资产流失的“黑洞”资料图片:庭审中的吴日晶(广东省检察院供图)。为消除阻碍其大权独揽的不同声音,吴日晶还给自己的下属行贿,2002年到2008年,吴日晶先后36次向原新广国际董事、副总经理章望生行贿98万元。
(新华视点)“航母”巨亏22亿 国企“舵手”变“祸首”
——揭开

新广国际

资产流失的“黑洞”

 

资料图片:庭审中的吴日晶(广东省检察院供图)。 图片来源:中山网

 

  新华网广州11月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詹奕嘉 毛一竹 孔博)广东新广国际集团,一家曾经坐拥40亿元资产、主业“劳务输出、外企服务”居全国第三的国有企业,却在短短几年间陷入亏损22亿元的困境。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日晶亦因涉嫌受贿2790万元、挪用公款4680余万美元,于今年10月被送上法庭。

  作为新广国际的“掌门人”,吴日晶本应是引领企业扬帆破浪的“舵手”,但为何会成为导致国有资产巨额损失的“祸首”?一艘国企“航母”濒临“沉没”,背后暴露出国企资产流失哪些“黑洞”?“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句话调动数亿资金 国企管理蜕变“一言堂”

  组建于2000年的新广国际集团是广东省属的22家大型国企之一,其主业“劳务输出、外企服务”曾位居广东第一、全国第三。2008年时,新广国际总资产超过40亿元。

  好景不长,新广国际20009年初资金链曝出危机。纪检监察机关查明,以吴日晶为首的部分新广国际高管人员,诈骗套现、违规担保、贪污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损失22.94亿元,并有13.64亿元存在风险。

  为防止国企高管肆意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规定,国企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然而,新广国际“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早已潜藏企业投资失误的隐患。

  广东省检察院办案人员透露,新广国际集团董事会仅3到4人,吴日晶长期独占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三大要职,“仅凭一句话、一个批示,就能随意调动数亿资金。”同时,企业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委内部基本没有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民主集中制成为摆设。

  为消除阻碍其大权独揽的不同声音,吴日晶还给自己的下属行贿,2002年到2008年,吴日晶先后36次向原新广国际董事、副总经理章望生行贿98万元。分管项目投资并协管公司财务的章望生在集团决策时坚定支持吴日晶,使吴日晶策划的项目顺利通过。

  “虽然部分国企已探索如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如重大决策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又如董事会外聘董事占绝对多数,但这些经验没有得到及时推广。”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告诉记者,“新广国际运行机制呈‘金字塔形’,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渠道形同虚设,为资产流失埋下了祸根。”

郭凯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