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1 09:32:00 作者: 沈而默、黄安琪、桑彤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沈而默、黄安琪、桑彤)从雷曼兄弟到曼氏金融,面对信息不对称的证券市场,散户们显得弱小无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钱已经被用作“豪赌”的资本。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怎样才能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谁该为那些遭遇损失的散户买单?
势单力薄的“韭菜姑娘”
面对内幕,面对强大的金融机构,散户成为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姑娘”。无论是公司破产、还是内幕交易导致的股价大跌,对于散户而言,都是损失。
曼氏金融于10月底申请破产保护,成为雷曼兄弟之后破产的最大金融公司。这家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后仍然豪赌欧元债券的金融公司输掉的不仅是公司自身,更是投资者数以亿计的资金。
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科尔津于11月4日宣布辞职,并发表声明“对曼氏金融全球公司所发生的一切及对公司客户、员工和其他人造成的影响深感痛心。”
然而,辞职及声明却无法挽回投资者的损失。投资者想通过公司现有资产或者保险基金获得补偿的可能甚微。
一方面新的危机在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风波依旧没有平息。
2008年9月,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遭遇了“雷曼兄弟”倒闭事件,基金的估值、赎回业务暂时无法正常进行。
今年11月2日是该基金第一个投资周期届满之日。一方面,华安基金通过自有资金弥补该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下,华安基金与雷曼欧洲就上述案件达成和解,雷曼欧洲应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支付超过4700万美元的“和解款项”。最终保住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华安基金事件只是金融消费领域的冰山一角。更多侵害金融消费者利益的案件是由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存在。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前基金经理许春茂“老鼠仓”案、原广东省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内幕交易案,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股票市场上谋取巨额利润,而让其他投资者蒙受损失。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黄江东表示,现代金融监管的首要基础价值即在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因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直接关涉消费者的微观利益、人权保护、公平正义,更关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