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本站搜索:

如何打破玻璃门?--民间资本个别领域投资难问题调查

2012-02-23 09:51:00     作者: 陈梦阳崔静袁军宝    来源: 新华网  

关键词: 民间投资 民间资本 玻璃门 问题调查 打破僵局 投资活动 油品 中石化 油荒 非公经济
[提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间投资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央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和“民间投资36条”,提出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如何打破“玻璃门”?--民间资本个别领域投资难问题调查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陈梦阳 崔静 袁军宝)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间投资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央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和“民间投资36条”,提出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然而,民间投资在个别领域发展并非尽如人意,有时会陷入某种尴尬境地。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利好不断――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导向日趋明显

  继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国务院2005年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金、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今年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一些地区已先行一步。2011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公布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十余个投资领域,诸如交通运输建设、水利、林业、电信、医疗、教育、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在许多传统的工、商、农、林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都活跃着大量民间投资者的身影。在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民营经济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

  同时,一些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也迅速兴起。以山东为例,截至2011年底,山东村镇银行数量达到47家,县域覆盖面达52%,而当年初山东全省村镇银行数量只有14家。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认为,总体来看,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是越来越多了。

郭凯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