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深创投机构研讨会举行!引领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向“新”成长

2024-06-26 10:25:41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作者:

  积极探索创投行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共同研讨政府引导基金退出机制的优化与创新,耐心资本的发展与壮大以及鲁深两地创投行业的合作与发展,6月20日,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和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联合举办“顺势而发、创投引领耐心资本——鲁深创投机构研讨会”,就政府引导基金的创新化实践、在新形势下创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奔赴创投发展新未来及创投赋能科技创新进行研讨,近百位行业专家、投资人参与了讨论。

  引导行业做“时间的朋友”

  近年来,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地方国资已成为风险投资行业的“主力军”。

  “从深创投管理政府引导基金的实践经验来看,政府类资金已经成为支持科技创新、陪伴科创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名誉会长蒋玉才在演讲中表示,深创投从一开始就按照创投应有的格局进行长线布局,与一般的国企创投模式具有根本上的不同。从投资期限来看,深圳市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存续期限集中在8年左右,其中投资期4至5年,退出期3至4年。从投资领域来看,深圳市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聚焦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引导资本做“时间的朋友”,通过子基金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多轮次组合投资,持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在山东,政府引导基金以及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2017年起设立的4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省市区三级一起以此为引导,撬动了社会资金投资山东重点支持的十大产业项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参股设立基金142只,累计投资项目1536个,投资金额达1945亿元,在促进投资兴业、优化创新生态、保障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李文峰在发言中谈到,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国企出资等方式深入参与到科技创新发展中,山东将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成为耐心资本助力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比如,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企业成长过程中,都能看到政府引导基金的身影。

  近5年来,山东私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2023年末相比2019年末,三项指标(基金管理人数量、在管基金数量和在管基金规模)分别较增长了30.83%、236%、65.96%,根据中基协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4月末),山东省(含青岛市)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59家,管理基金数量4096只,基金管理规模3782.62亿元,在全国排名分别是第6、8、7位。

  蒋玉才建议,政府引导基金是中国特色创投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其应该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关键联结和核心转换作用。下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投生态不断完善,力促城市与资本力量“双向奔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两翼齐飞”。

  陪伴企业向“新”成长

  2024年3月中旬,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688695.SH,中创股份)董事长景新海携一众高管在上交所敲响上市锣声。在中间件行业深耕二十多年后,中创股份正式登陆科创板。

  “二十余载,中创股份从无到有,从一家‘创业公司’成为一家在上交所挂牌的‘公众公司’。自2002年开始,鲁信创投便是中创股份的创始股东。鲁信创投不仅仅是一名财务投资人的角色,而是给予企业长期扶持与深度赋能。”景新海感慨创投机构与公司发展的“双向奔赴”,他们在规范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上尽心帮扶,积极导入各类资源,坚定支持与陪伴企业成长。

  据介绍,鲁信创投是鲁信集团旗下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核心板块,是山东起步最早、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创投机构。鲁信创投充分发挥国有创投机构在“长周期”项目上的投资优势,整合并优化要素资源,在管理提升、产业协同、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持续激发中创股份发展活力。

  在中创股份上市的同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细分龙头企业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南砂晶圆”)的核心生产基地正在加速落地山东。2023年,南砂晶圆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成立了山东中晶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目前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大规模、长周期的资金支持。而创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正好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向“新”力。

  私募基金和创投行业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2019年以来,山东省IPO企业数量112家,其中92家企业在上市前获得了PE和VC的支持,投资渗透率达到了82%。据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山东通过私募基金创投行业总共投资了4820个项目,2386家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山东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赛道里。

  “将耐心资本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传递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鲜明导向,但仅仅如此,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潇薇建议,新形势下创投赋能新质生产力,不能仅仅瞄准行业的高毛利、高收入、高利润,还要围绕科技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以投带引”汇聚社会资本导入,培育厚植成长沃土,真正长期陪伴企业成长。

  给予创投行业宽容与耐心

  在“鲁深创投机构研讨会”交流之际,恰逢国务院办公厅6月19日印发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多位专家、创投人在发言中表达观点,希望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以在加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和差异化监管、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创投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质,与企业发展一样,创投企业同样要有盈利。这种盈利需要有驱动和激励政策,同时也要有约束和监管。有了盈利才能择优选择企业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回报,目前国内多地出现部分堪忧状况,很多基金仅仅是作为政府的招商引资需求,没有从根本上盈利,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是不成功的。”蒋玉才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创投行业已然存在很多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最严重的惩罚就是让他们失去“募”的资本,但这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法,相反让资本创投行业产生了畏难和担心的情绪,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有所作为。“我们不能只‘堵’,而是要在指定政策、进行监管,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保持宽容度,要具备与‘耐心资本’同步陪跑的耐心,这才可真正形成良性发展。”

  在现场,多位行业专家提到,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我国创投市场发展速度放缓,资金募集难、投后压力大、退出预期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多项支持政策,将为创投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梁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