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莒县:推动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格局

2024-09-30 10:38:29来源:大众网作者:朱彦高

  近年来,日照市莒县围绕“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不断探索完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两手抓,推动形成城乡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县域一体化发展的高质量养老服务格局。2024年1月,莒县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养老服务工作被省政府督查激励;莒县加快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做法被山东政务信息刊发。

  强化普惠养老,做好兜底保障,大力发展养老事业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成立莒县高质量推进“老有所养”工作领导小组,将基本养老服务发展列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和全县乡村振兴规划,纳入全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重点突破事项。县委、县政府“两办”加强督查,定期通报,推动养老服务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坚持高位推动,养老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强化政策配套。出台《莒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对养老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出台《莒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涉及15个部门30项清单项目,逐项明确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出台《莒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莒县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实施方案》《莒县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等配套政策,搭建起政策制度“四梁八柱”。

  强化财政保障机制。县财政及时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由去年的每人每月1012元提高到1056元,照料护理费按照自理、半失能、失能每人每月分别发放363元、545元、1090元;经济困难老年人和建档立卡困难老年人按照年龄阶段每人每月发放补贴80、100、20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长寿补贴500元,90-99岁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60元,仅老龄和养老服务资金,财政每月拨付老年福利736.7万元。9月,为168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6.8万元。

  坚持三级联动,机构、社区(村)、居家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在机构养老方面,全县机构共入住老人1212人,其中社会老人682人,特困人员436人,集中托养的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94人。

  在社区(村)养老服务方面,西关社区、如意桃园社区、东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北坛社区创新互助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更加务实。探索党支部领办长者食堂模式,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长效运行问题。

  在居家养老方面,开展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第三方上门服务,为2907名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生活服务;开展低保等失能、半失能人员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已完成2513户;开展低保、低边等失能、半失能人员基础照护服务,已开展上门服务1841人;开展慈善帮扶照护家庭困难失能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按照每人每月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帮扶,选择居家上门服务的,每人每月不超过6次服务,每次服务按照30元/小时计算,目前已入院托养5人、上门服务62人;开展慈善助浴活动,对低保、低边未享受入住机构补助和居家上门服务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根据自愿的原则开展免费助浴活动,每人每年助浴5次,每人次助浴费用最高不超过198元由慈善总会支出。其他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助浴个人自付98元,慈善总会支付100元。目前已开展助浴服务56人。

  坚持多措并举,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探索推出“医护险”。特困老人在定点医院住院医药费个人支付部分和陪护费由保险公司全部承担。今年以来全县已为2932名服务对象购买医护险,累计为1620名服务对象减免医疗险53万余元、护理险63万余元,有效解决了特困老人住院难、陪护难问题。

  积极发挥慈善帮扶作用。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壮大慈善资金,增加慈善助老项目,相继开展“莒力助·情暖夕阳”“莒力助·慈扶老”“暖手暖心”“爱心复明”“慈善暖冬”等项目,及时对困难老年人进行救助帮扶。2022年8月,“日钢爱心敬老”项目定向捐助莒县470万元;依托腾讯“99公益日”网络募捐,设立“莒力助慈扶老”项目,2023年募集资金307万元,2024年募集资金308.2万元,两个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农村老人助餐。

  落实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优惠减免政策。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同时,在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都给予优惠或减免。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落实养老人才补贴制度,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毕业入职养老机构人员,分别给予20000元、15000元、10000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2024年5月,举办莒县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前1名可申报市级技术能手市人社局同时奖励2000元,前3名县人社局直接发放技师证书并每人奖励2000元,县民政局对取得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护理员,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补。

  大力发展多样化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建成启用养老机构11家,其中备案机构10家,有护理型床位1435张。备案机构2023年营业收入2695.9万元,和泰养护院被纳入规上企业。2024年1-8月份,10家养老机构实现营业收入213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营业额3200万元,同比增长18.7%。另外一家是县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建有护理型床位700张,正在办理备案手续。

  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积极性明显提升。随着国家对对老龄化的重视及政策的支持,社会资本踊跃投资养老产业,目前公交医康养、阖悦、长寿园、鸿福医养等4个项目已经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通过,可新增护理型床位2000张,建成后总量超过4000张。公交医康养项目,投资约4.55亿(不含土地费用),建设护理型床位1120张;投资5000万元的阖悦颐养中心,建设护理型床位220张;投资8000万元的长寿园颐养中心,建设护理型床位280张;投资约7000万(不含土地费用)的鸿福医养项目,建设护理型床位380张。

  养老机构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实现新突破。立足莒县实际,重点培育壮大健平养老、银杏树养老两家机构。健平养老原来是健平医院,目前已成立健平医养集团,下设养老板块、医疗板块、社会公益板块等,其中康馨颐养医院建有智慧养老综合平台,运营管理3家养老机构、1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还为13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居家上门照护。银杏树养老目前运营1家社会化养老机构、1家敬老院、2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辣妈家政。

  多样化产业模式正在起步。目前莒县养老产业模式还以护理为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养老尚在起步阶段。在老年教育方面只有一所老年大学,老年体育只有老体协,主要面向党员干部,群众性的老年教育体育组织较为松散,还未形成规模,更没有形成产业。

  监管服务得到新加强。现已开展养老机构“幸福夕阳”开放日活动3期,让群众走进养老机构全面了解老人的生活环境、照护过程。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在县民政局设立专门机构,安排2名人员专职抓养老机构安全生产;依托养老机构智慧消防应用平台,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全县养老机构全部纳入“明厨亮灶”视频链接监管。

  据了解,日照市莒县民政局下一步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年)》,保证养老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

  积极培育升级养老产业。支持养老机构发展,指导和泰、福盛康、惠安等养老机构、组织开展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在和泰护理院打造智慧养老院。将上级的各类扶持政策整理形成政策清单和养老服务投资指南等及时送到各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综合开发项目,培育康馨、福盛康等养老机构纳统管理。

  发展多样化养老模式。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培育发展力度,依托莒县区位优势,发挥浮来山、古城、沭河等历史人文景观优势,将和泰、福盛康、惠安、康馨、银杏树等机构纳入市级文旅平台,以发展旅居养老为切入点,探索“田园+康养+文旅”的产业模式,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提升老龄和养老服务。重点抓好西关、如意桃园、东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加快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进一步探索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持续助餐模式,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实现扩大数量与长效运行相统一。扎实开展“敬老月”20项活动,举办“银龄汇”助老大集,重点推进岳家村社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惠安颐养中心、和泰护理院建设失智失能照护专区,创立“五床联动”居家和社区整合性照护服务机制。

初审编辑:孔秀

责任编辑:白雪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