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1 09:25:00 作者: 何欣荣、贾远琨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专电(记者何欣荣、贾远琨)完成联调联试工作的(武)汉宜(昌)铁路16日起开始运行试验,这意味着我国“四纵四横”铁路网中的首条横线——沪汉蓉快速铁路有望在年内全线贯通。
从去年年中的“第一纵”京沪高铁开通,到如今的“第一横”沪汉蓉快速铁路进入冲刺阶段,称谓上的细小差别,折射了我国铁路建设正在发生的变化。
更务实: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高铁建设,是我国铁路大发展的一个标志。然而,自去年以来,这一提法悄然有了变化。近期,数家地方发改委的官方网站均发布信息,称已收到铁道部印发的《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表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规模超4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而对于高铁建设,文中没有给出具体数字。
按照国际铁路组织的定义,新建线路达250公里/小时以上,或改造线路达200公里/小时以上,都可以叫做高铁。那么,快速铁路指的又是什么?
“其实,快速铁路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明确的标准。”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帅斌说。如果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前相比,超过160公里/小时就算得上快速。
由此可见,快速铁路的范围比高铁更宽泛一些,而这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不少旅客更在乎票价而不是速度。
帅斌指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高铁带来的同城化效应非常显著。
而与此同时,铁路会更加注重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运输需求。“按照日本新干线的经验,同一条高铁上可以跑时速200公里、250公里、270公里和300公里的列车。并且,也不是非修客运专线不可,在中西部一些投资旺盛、物资运输需求大的地方,可以选择客货混跑模式。”帅斌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