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24铁YK06”“24铁YK05”2只科创债在上交所正式上市。今年以来,科创债发行明显提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年内交易所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数量为312只、发行规模达3537.41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3.70%和115.45%。
从发行主力来看,仍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但后续民营科创债发行也有望提速。
中证鹏元研发高级董事高慧珂对记者表示,为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可以从多方面发力。一是,可以持续扩大科创债市场规模,提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可以在产品创新方面发力,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三是,需重视科创债的存续期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等监管工作。
科创债加速扩容
科创债等金融产品有效疏通了科创企业融资渠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交易所科创债累计达到734只,发行规模累计达到8135.51亿元。
今年以来,科创企业和科创项目融资需求不断提升。年内交易所科创债发行数量达到312只,占交易所全部科创债数量的43%。
从月均发行量来看,今年1月份至7月份,月均发行数量为39只,月均发行规模为439.59亿元。其中,7月份发行数量和规模居首,发行63只科创债,规模达到617.5亿元。
从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年内发行规模靠前的为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规模分别为782.9亿元、719亿元和483亿元。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年内科创债发行规模扩张、发行节奏加快,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另一方面是低息环境下长久期债券融资具备成本优势。
从债券期限来看,科创债的发行期限显著拉长。年内已发行的312只科创债中,5年期限及以上的科创债达到202只,合计占比达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发行规模合计1385.41亿元,占比5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0个百分点。
“长期限品种发行放量,发行久期拉长,供给端期限结构与科创类项目生命周期更加匹配。”万联证券分析师刘馨阳表示。
此外,科创债与其他主题品种的融合案例增多。例如,今年4月份特变电工发行的“24特电S1”为全国首单民营企业中小微债券,4月份连云港工投发行的“24连工03”为全国首单非公开科技创新“一带一路”低碳转型公司债券。
央国企为发行主力军
从发行主体来看,年内央国企仍为科创债发行的主力军,民企发行占比有所上升,发行结构逐步优化。年内发行的312只科创债里,有181只的发行主体为地方国有企业,113只的发行主体为中央国有企业,央国企占比超94%。
从债券募集资金用途来看,由于科创企业类发行人本身即为具有显著科创属性的科技型企业,交易所未对科创企业类发行人发行科创债的募集资金用途进行限制。实践中,企业多用于偿还存量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
更有国企在今年首次发行科创债,并将募资用于科创领域。今年7月22日,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合租赁”)在上交所成功发行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数字经济),发行规模为15亿元,发行当日获市场投资者踊跃认购。
融和租赁表示,主要用于置换前期科技创新类租赁项目投放,底层项目承租人均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企业或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力度,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推进绿色、科技与产业良性循环互动。
进一步来看,央国企发行的科创债不仅数量多,且发行期限偏长,说明主体资质受到认可。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民营企业科创债发行占比很小,但通过让信用状况良好的央国企发行科创债融资,再将资金投入中小型科创企业,也能够实现债券市场间接为科创类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民企科创债发行将提速
近年来,政策持续鼓励民企参与科技攻关。今年4月19日,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7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受访人士一致认为,民企科创债将继续扩容。刘馨阳表示,民企数量庞大,内部机制通常更加灵活,在高效全面的激励机制下主观能动意愿强,市场化程度和创新活力高。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的政策背景下,民企科创债发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继续扩容是比较明确的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建设高收益债券市场目标下,民企科创债扩容将为市场补充高收益资产。刘馨阳进一步解释,一方面,政策鼓励相关机构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预计后续政策将继续加码,进一步打通科技型中小民企的债券融资难点和堵点,民企科创债扩容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随着科创债市场逐步完善,“科创属性”带来的风险将被市场充分定价,“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将逐步显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