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反保险欺诈之剑

2024-06-25 10:15:1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作者:

  □记者 黄明明

  反保险欺诈一直在路上。4月26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7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行动。时至今日,专项打击行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从各地经验来看,有的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开创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经验模式,给与不法分子严厉打击,有力有效维护了行业的公平公正。

  毋庸置疑,保险欺诈是违法犯罪行为,其利用保险行业规则,钻空子、找漏洞,为了骗取钱财,无所不用其极。保险欺诈不仅对保险机构造成损失,也对保险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是侵害广大保险消费者正当权益,影响恶劣,流毒深远。近年来,随着公安部门和保险行业对保险欺诈打击力度加强,保险欺诈团伙的嚣张气焰得到遏制,骗保猖獗行为有所收敛。随着保险欺诈新花样、新套路不断产生,有必要持续强化打击力度,让保险欺诈无处容身。

  有效打击保险欺诈,必须要斩断其羽翼。不法分子往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突破保险理赔的层层防线。例如,通过引诱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村镇不明真相老人、无业人员、低收入群众,许以少量好处费,批量以这些人员名义购买津贴险种,再操控这些人员办理住院骗取保险理赔金。再如,为实施诈骗打通障碍,经常以高额利益引诱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共同参与,将虚假保险事件放行审核通过,进而成功骗取保险理赔金。如果没有这些人参与,不法分子要行骗保之事,怕也并不容易。有鉴于此,必须对症下药,斩断其辅助力量,瓦解其利益同盟。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警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保险欺诈行为;另一方面,要整治和规范保险机构内部人员行为管理,发现一批、清理一批,绝不手软,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更高效地反保险欺诈,要与时俱进,充分用好科技之力。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难以做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特别是保险欺诈,涉及较长的流程和较多环节,种种问题皆有迹可循。对此,要整合好公安、保险的数据资源,强化大数据的运用,通过科技之力,破解保险欺诈的新花样和新套路。近期,全国首家“保险欺诈预防研判中心”正式成立,打通险种、保险机构、地区、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融会贯通、交叉核验,中心运行质效持续提升。大数据的应用,对于职业化犯罪团伙的打击效果尤为明显,有利于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守护保险市场的公平诚信。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反保险欺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多方参与、汇聚合力;反保险欺诈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持续发力、形成机制。保险业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专项打击行动涌现的经验与模式,不断磨砺反保险欺诈的利剑,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效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