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理财产品合同先看小字

2012-02-01 10:08:00     作者:    来源: 京华时报  

关键词: 投资者 收益 合同内容
[提要] 为更好地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中的风险条款,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阅读说明书时,最好掌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由后及前”,二是“由浅及深”,三是“由小及大”。专家提醒投资者,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的概率并不高。

  为更好地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中的风险条款,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阅读说明书时,最好掌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由后及前”,二是“由浅及深”,三是“由小及大”。

  “不买自己弄不明白的理财产品”应该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底线。为了准确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内容,相关理财专家认为应该特别关注合同中关于风险和收益的条款。

  风险说明通常不起眼

  银行理财专家提示,无论哪种理财产品,只要有收益,就一定存在风险。但是有时候投资者看理财产品宣传单却只注意到大大的“收益”字样,很少注意到风险提示内容。专家表示,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风险提示文字往往是以更小的字体、更浅的颜色标注,一般出现在说明书中不起眼的角落。

  为此,银行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阅读说明书时,最好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由后及前。要真正看懂说明书,不妨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因为风险提示大多出现在说明书的末尾。

  二是由浅及深。因为浅色字是被故意淡化的,避免被投资者过分关注。

  三是由小及大。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多数情况下,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隐藏在小字号的说明文字里。

  预期收益率未必能实现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可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师建议,只有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是可以提前确定的,而其他两种类型的产品只能看预期收益率能够实现的概率。

  专家提醒投资者,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的概率并不高。

  投资者还要注意看理财单上的收益率是否是年化收益率。比如,一款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4%,假如你投资10万元,3个月后也拿不到4000元收益,因为这个“4%”是12个月的收益率。达到预期收益的实际回报是1000元。

  此外,投资者要谨防汇率亏损引起的收益率缩水。须将投资币种引起的汇率损失计算在内。

李平

更多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