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股票

“黑色星期一”背后的价值迷失

2008-04-15 09:09:00     作者: 魏也    来源: 新华网  

关键词: 黑色星期一
[提要]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引发美股暴跌、国内宏观调控再度逼近、A股市场迎来新股发行小高潮等诸多因素,4月14日,沪深两市上演了“黑色星期一”:沪综指跌幅达5.62%,深证成指更是跌7.39%,创出最近十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A股的走势正在陷入价值迷失症状态。所谓价值迷失,是在不能充分认识自身价值的情况下,自我评估功能丧失,导致走势完全模仿某一参照物亦步亦趋,个性化的一面被完全抹杀。A股近来的走势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几乎每次周边市场下跌,它都会紧随其后,并且走得更远。也因此,A股比深受次级债危机困扰的美国股市跌幅更深。

     目前,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人士,似乎都已认识不到A股的价值所在。恐慌性情绪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萦绕在A股的上空。这种价值迷失正在把A股带入一种危机之中。

    A股真的没有价值了吗?在去年沪指接近6000点的时候,人们在讨论黄金十年的问题,市盈率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谈论话题。有专业研究机构认为,1995年到1999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倍,作为新经济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上升了9倍多。1999年底道琼斯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45倍,纳斯达克100指数对应的平均市盈率高达120倍。结论是:强势升值的美元使美国成为资本洼地,孕育了美国股市的黄金十年。中国与美国当初的情况相似,中国股市理应有一个黄金十年。

    如今,当股市下跌接近50%的时候,却再难以看到这样的判断,无论乐观者还是悲观者对A股的价值评估,似乎都陷入了一种困惑之中。乐观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股市的持续下跌是最好的反驳。悲观的人找不到有充分说服力的理由,证明A股的投资价值正在降低。有的研究者上个月还在看好,这个月就开始悲观,左右摇摆,不知所云。

    这种价值评估的困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投资市场一个多年累积的顽疾,即没有完整而且系统的价值评估标准,对价值的判断往往跟随K线图摇摆,虽然历经多年风雨,绝大部分专业投资机构及专业投资人士都无法摆脱这一局限。这使得A股走势缺少一个重要的基础,因而,常常表现出暴涨、暴跌的特征——当股市上涨时,研究机构、专业人士及普通投资者,能够拿出更多的利好因素证明股市的上涨乃是有着坚实基础支持的,人们蜂拥做多,推动股市上涨,由此导致股市暴涨。反之亦然。

    这就使得另外一个现象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纷纷与1999年底道琼斯指数平均45倍的市盈率、纳斯达克100指数平均120倍的市盈率作比较,认为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当股市下跌时,投资者又纷纷找到了另外的数据:标准普尔基准指数在1929年美国股灾发生时的市盈率是28倍,1987年股灾发生时的市盈率只有18倍。言外之意,中国股市仍有非常大的下跌空间。

    媒体承担了另一个价值迷失的角色。以一季报为例,有的媒体称一季报高于市场预期,A股有望走出低迷。而另一家同一天发行的媒体,又称“一季度可能是2008年全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最糟的季度”。有的媒体头一天大谈利好,第二天又开始做利空专题。当市场的参与者与信息传播者集体陷入迷失状态,A股又如何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呢?

    我要说的是,A股的研究机构、投资者及媒体等市场主体,必须找到正确估算A股价值的工具,并认真坚守,尽快从迷失状态下走出来。以市盈率这一指标为例,它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A股的价值。市盈率必须考虑成长性。同样是30倍的市盈率,GDP增速超过10%与GDP增速低于2%的市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超过30%与低于10%的市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当判断基于理性,A股的价值估算就不会因股市的短期波动而变得如此紊乱。

    投资者需要正视A股的投资价值,正视其成长性所蕴含的机会。在市场信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

张元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