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6 09:08:00 作者: 钟正 来源: 中国证券报
4月15日,股民在北京一家证券营业部关注股市行情。当日,上证综指收报3348.35点,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涨1.57%,再上3300点如何看待今日股市缩量反弹。尾盘偷袭玄机何在?李荣融承诺:国有股减持 要为股市健康发展做贡献.
最近一段时间,A股指数大幅下跌,恐慌情绪在部分投资者中蔓延。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仔细分析各方面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制度建设初见成效。要重塑市场信心,就应避免这种非理性恐慌的蔓延。
A股市场此次大幅回调,实际上有着较强的内在要求和一定的必然性。2006年以来,上证指数最高上涨了5.2倍左右,指数在技术上有调整要求。与此同时,一些内外因素相互交织,促成了这轮深幅调整。在国内方面,投资者担心从紧货币政策会导致宏观经济“硬着陆”,而国外又恰逢次贷危机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股市轮番下跌。这样一来,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同时,有数据显示,非理性的恐慌性杀跌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实,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目前没有出现任何衰退信号,宏观调控是为了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这有利于中国消化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因素。
第二,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一季度七成以上公司业绩预增,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证券等金融蓝筹股的一季度业绩增长也超出市场预期。虽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像2007年那样上涨60%的态势或许不会出现,但由于大量上市公司在过去两年中通过并购重组夯实了发展基础,加之上市公司多为国内企业中的佼佼者、排头兵,所以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期待。
第三,经过大幅调整,当前A股市场的风险得到大幅释放。从估值体系来看,近期上证综指平均静态市盈率在39倍左右,上证50成分股平均静态市盈率在25倍左右。如果把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因素考虑进去,A股成分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则在20倍以下,这与成熟市场相差无几。
第四,放眼全球股市,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最坏时期逐渐过去,前期影响A股市场的外围因素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毕竟是间接的和趋缓的。同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在延续,全球资金在较长时间内仍会加强对中国资产的追逐。
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用系统、长远的眼光来看待A股市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市场的阶段性被动调整的特征。投资者应该从非理性恐慌中走出来,用理性思维来指导自己的投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