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农行机构改革着力风险管控美国次贷危机给国内各大银行敲了一记警钟,风险管控更成为正在备战股改的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机构改革的重点攻关对象。 农行人事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该行此次优化调整组织结构的重中之重就是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各级行成立专业性风险管理部门,同时理顺该部门与业务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关系。 农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宋先平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透露,农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与制度建设、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与人才队伍的培养,将在3~5年时间内完成。 独立垂直的风控体系 “农行的目标是2013年全面推行新巴塞尔协议。”宋先平说,按照要求该行将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渡。此外,农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也关乎股改和上市的成败。 去年11月,农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拟定、起草农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偏好,制定风险管理的有关政策制度和办法,研究开发风险计量的工具,对全行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减值拨备,汇总报告分析风险状况。 宋先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将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管理。横向上,农行风险管理部将向前台部门派出风险总监,纵向则通过建立垂直的风险管控体系,应对农行管理链条上带来的风险控制难题。 宋先平介绍,在总行设立风险管理部的同时,相应地在一级分行成立分级管理处,二级分行成立风险管理科,并向县支行委派风险经理。“这种垂直、独立的组织体系归总行领导,不受当地分支行的干扰,能够保证各级行风险的及时上报与控制。”宋先平说。 宋先平预计,农行至少需要5000名专职的风险经理,希望能保证全国2000多个县支行每家支行2名风险经理,同时每家一级分行10~12名、每家二级分行8名风险经理。 强化放款与贷后管理 尽管农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实现了“双降”,但不良贷款“双高”的局面仍未改变。该行2007年年报显示,按贷款五级分类,2007年年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8179.7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0%。 农行授信执行部总经理高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在准备股改、清理不良贷款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不良贷款是由放款、贷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针对这一问题,农行在成立风险管理部的同时设立了授信执行部,该部门包括用信管理处、贷后管理处、担保品管理处、授信尽职评价处、在线监控一处和二处等7个处室。 “我们将对放款过程、抵押品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高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每一笔贷款在审批完成到放款前,客户还需达到一些限制性条件,银行才能放款,比如借款合同如何确定、抵押担保是否真实成立、自有资金是否已到位、借款公司董事会是否已书面授权等。 而从贷款放出去到收回来这一贷后管理阶段也由授信执行部负责,该部门将负责监督前台部门的客户经理是否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操作,并定期核查企业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使用贷款。 此外,授信执行部还将对抵押品实行精细化管理。高亮表示,农行将对抵押品进行详尽的分类普查,并着手对抵押品在折旧与价格波动情况下重新评估价值进行研究。 中小企业与“三农”是难点 宋先平和高亮在采访中都认为,“三农”业务对于农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宋先平坦言:“这类业务没有很好的抵押质押物和担保品、信息严重不对称、单笔业务量小、面对千家万户,风险管控非常难。” 高亮认为,中小企业的标准不统一也给授信执行部的在线信贷质量监控带来难度。宋先平说,下一步农行将对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编辑:张元亮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