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50件大事描绘金融业30年改革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扬帆驶向市场经济辽阔海洋的三十年,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也在改革中发展壮大。金融时报社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融合了金融业界、监管部门、学术界和新闻界的意见,28日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的50件大事。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60万亿元;上市公司由股市初创时的10家增加到现在的约2000家,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融资超过2.3万亿元;全国保费收入1980年仅为4.6亿元,而2008年,截至今年11月末,这一数字已超过9150亿元……透过纷繁的数据和历史的瞬间,一条通向成功的改革之路被勾勒得清晰可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金融改革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1979年,专业银行体系建设起步,打破传统金融“大一统”的格局。中国农业银行恢复,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时成立。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我国信托业从无到有。 ——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 ——1984年11月,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诞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揭开了资本市场的神秘面纱。 ——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组建。 ——1990年10月,引入期货市场机制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我国期货市场进入初始发展阶段。 ——1990年11月,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3年12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汇改之路开启,奠定了浮动汇率制的基础。 ——1994年,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先后组建,标志着政策性银行体系基本框架建立。 ——1996年7月,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开启。 ——1999年,信达、东方、华融和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处置划转银行不良贷款,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开始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 ——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和此前成立的证监会、保监会一起,连同央行,金融监管“一行三会”格局形成。 ——2003年9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启动。 ——2005年4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资本市场领域的“双轨制”逐渐得以纠正。 ——2008年,货币政策实现“从紧”向“适度宽松”转向。从年初“防过热、防通胀”到年末的拉动内需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梳理不同时期的重大金融事件,体会改革之路的澎湃,触摸经济脉搏的激荡。温故而知新,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 编辑:吴毅斐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