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银行>银行资讯

8%:资本充足率还有更好选择

    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于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要求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但资本充足率是否还有更合理选择?昨日,有专家表示,由于GDP、房地产价格、股市的不同差异,不同国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在中国,资本充足率或可以考虑将拨备覆盖等优质资本计入在内。

  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吉野直行(Naoyuki Yoshino)昨日在出席“第三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时表示,合理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该结合一个国家GDP、股价、地价、工业发展情况四个不同变量因地制宜地设定。

  吉野直行认为,资本充足率应有逆周期监管。“一个国家在经济上行时,应该有较高资本要求,下行时要有较低资本要求。”

  在国内,逆周期监管的观点也得到不少人士的支持。银监会最新披露的要求显示,对于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到10%,大型银行则提高至11%。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昨日表示,对于银行的要求不只是最低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还应对资本有更广义的认识。

  钟伟认为,有四项安全、干净的资本也应该被重视。一是银行系统中相互持有的次级债,该项资本已经被监管部门要求从银行附属资本中扣除;二是高额的不良贷款拨备,“在我国高于150%的拨备覆盖率,很大一部分干净资产可以考虑作为资本补充的途径”;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在已有该项制度的国家中,商业银行缴纳的存款保险也应考虑在广义资本中;四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即使银行破产,上缴到央行的这部分资金也是安全的,可以作为流动性的补偿。”

吴毅斐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