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浪潮:锐意改革 持续创新 对外开放

2008-11-12 15:05:00    作者:吴毅斐整理   来源:大众网  

 浪潮几经起伏,始终傲立潮头,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浪潮始终坚持以创新推动变革、始终保持变革的勇气和斗志、始终以开放的胸怀迎接挑战、迎接未来。
    变:顺势而变;革:改革中发展。顺势而变、锐意进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逐步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浪潮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浪潮。创新使浪潮起死回生,创新促浪潮渐入佳境,创新令浪潮勇立潮头,创新让浪潮铸就辉煌。
    斗志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是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浪潮核心价值观“勇于进取、敢于竞争”的直接体现。
    多年的经验给浪潮带来的启示是,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作,都应成为浪潮开放的对象。

    创新:企业文化的DNA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浪潮。审视浪潮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使浪潮起死回生,创新促浪潮渐入佳境,创新令浪潮勇立潮头,创新让浪潮铸就辉煌。

    第一台浪潮牌微机、全球第一个中文寻呼机和标准、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中国第一台商用高效能服务器等,无不在企业发展的拐点使浪潮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创新给浪潮带来的勃勃生机。

    >>营造“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

    浪潮的创新理念是:技术原创是创新,技术改进是创新,今天比昨天进步是创新,学会了也是创新。

    浪潮已将创新的DNA融入到企业的血液当中,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基因,从而使创新精神在每一代浪潮人身上得以延续流传、发扬光大,形成了“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从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细胞。

    浪潮以技术创新立业,因技术创新而蓬勃发展,使得创新精神深深印入每一代浪潮人的心中。浪潮的进步得益于创新精神在每一位浪潮人身上的积淀和体现,得益于将创新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企业文化的基因,让每一个员工都将创新精神作为基本思维和行动指导,从而使得技术创新源源不断地汇聚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三级研发体系构建“创新链”

    浪潮系统整合了各创新研发机构,从而形成涵盖三级研发体系的创新链。一是着眼于现在的生产工程研究机构,研究生产工艺的创新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二是,着眼于3-5年的产品开发研究机构,针对应用技术的创新开发研究,新产品开发;三是着眼于5-10年的应用基础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际研发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等,研究具有瞻性的创新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的开发、系统设计。“创新链”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链条,进而相互作用形成聚集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场。

    >>研发经费“饱和投入”

    浪潮研发投入除了年度立项投入充足的预算外,对于随时发生评估通过的创新项目保证经费支持,连续多年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6%左右。

    据最新经济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信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业务收入的1.09%,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技术-专利-标准”梯次攀登

    实施“技术-专利-标准”梯次攀登的知识产权发展目标,浪潮要求将创新技术变成产品,由产品申请实用新型、发明等专利,最终争取成为国家标准。2008年,浪潮对专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平均每天出一个新专利,其中70%以上是发明专利。

    >>保障知识积累与传承

    浪潮集团专门设立了首席知识官,全权负责集团整体和分管业务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在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中重视、鼓励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推进知识体系的建设。浪潮还自主开发了浪潮综合知识管理平台,通过系统提供的文档管理、知识地图、专家地图、协作空间、全文检索、6步法导引等功能实现了企业知识由数据、信息到经验、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对大量的一般知识,包括隐性知识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多维度分类。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和经验的效益最大化。有效的知识管理,将为IT企业充分利用知识提升企业在各个领域和方向的业务价值,并使其成为创新的基础和支撑力,加速技术、管理、服务的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

    >>打造“头脑型”人才团队

    培养“头脑人才”团队。一是培养和组建头脑人才的队伍;只要是有利于头脑人才的形成和发展,浪潮在科研经费、股权激励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和保证,从而使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头脑人才脱颖而出。现在,活跃在公司的关键技术岗位上的专职技术开发人员2500多人。二是建立头脑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出国深造制度。浪潮与微软、英特尔(Intel)、日立等国际一流公司达成协议,对头脑人才和具有创新潜力的“准头脑人才”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派到美国、日本等国家进修和工作。这种头脑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出国深造制度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IT技术创新精英的脱颖而出。

    斗志:“勇于进取,敢于面对竞争”的企业价值观

    斗志是什么?斗志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是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浪潮核心价值观“勇于进取、敢于竞争”的直接体现。

    在IT领域,国外企业始终占据强势的垄断地位,没有敢于竞争的昂扬斗志,就无法挺起民族IT产业的脊梁;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就会很快“死于安乐”。因此,可以说,斗志是浪潮屡踣屡起的精神法宝。

    >>要有打败国际竞争对手的勇气

    支撑一个企业要靠一股“气”,包涵企业的气节、民族的气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有时能够焕发出超越物质的力量。振兴民族IT产业,为国争光,就是浪潮的气节。

    没有比国外更优厚的待遇、没有比国外更多的研发经费、没有比国外更雄厚的产业基础,浪潮一次次冲破技术壁垒,一次次打破国外厂商的测试纪录,靠得是什么?浪潮人正是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骨气,在中国IT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起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重任,快马加鞭,超越甚至拉开与对手的距离,始终以领先者的姿态执著前行。

    浪潮人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刺刀见红的血性,正是这种内在的动力,促使着他们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和高昂的斗志去迎接挑战,击碎神话,“中国人说了算”由梦想变成了扬眉吐气的现实。

    >>要比别人努力一百倍

    在日新月异的IT领域,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今日你还是王者,明日就会成为往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浪潮,将成功归结为:始终保持进取的斗志。浪潮有个22:30原则,即:集团干部要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只要你手边有电脑,每天22:30要上网,处理当天发生的邮件。孙丕恕说,处于IT这个技术不断更新、变幻莫测的领域,浪潮要比竞争对手付出一百倍的努力才能超越别人,才能保持领先。

    浪潮要求市场人员,头皮要硬,腿要勤,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客户;要求技术人员,敢为人先、不耻下问、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勇于攀登技术的最高峰。 只有每个人都保持高昂的斗志,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最终胜出。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