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2 13:47:00 作者: 高冬成 来源: 《管理学家》杂志
华泰拨云见日。
在资本市场的巨幅波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华泰用数字证明自身。2008年,整个保险业净资产缩水了1/3 ,华泰保险却保持了5.6 %的净资产增长!此外,华泰尚有2.4 亿的赢利。与此相对照的是,财产险公司整体亏损了120 亿。
这是华泰多年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智慧结晶。华泰的规模并不大,效益却很好。藉此,华泰已问鼎最佳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第一名。
这些年,华泰其实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看到别的保险同行发展的速度过快,王梓木内心也着急。在他看来,长时期不惜亏损的做大规模,做大的可能不是保险,而是风险。
资产管理“芝麻开门”
秉承审慎的原则,灵活多变的投资策略,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一跃而驰,成为当今市场上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投资收益率最高的龙头老大,也为华泰保险系最耀眼的明星。它如何做到的?将来又往何处去?
“华泰资产管理公司怎么样?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待遇怎样?有没有发展前途?”一位名叫zxfjeff 的网友2009年3 月29日19点16分在天涯问答里问。
“很好,有前途。”10分钟后,他收到了第一个回复。
“行业研究员待遇不错。”又过了30分钟,他收到了第二个回复。
的确,华泰的资产管理水平正日益成为华泰保险的一大亮点和金字招牌。相比较华泰财险和华泰人寿位居市场份额10名之外的尴尬,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可谓一马当先,其投资业绩稳居全国9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首。
《管理学家》记者面见王梓木那天,刚好碰见上海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艾宝俊打来电话,于是艾、王两人一通探讨,王梓木希望艾宝俊为华泰手中的资金引荐项目。2009年4 月,中国保监会则刚刚放开保险资金对基础设施的债权投资和对基础设施的股权投资。至于这些新的领域会否成为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今后重大的投资选择方向,目前尚无从得知。
华泰资产管理的投资领先优势被看作是支持华泰“做好财险”、“做大寿险”的强大后盾。目前,“做强资产管理”已成为华泰保险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
以债券投资见长的华泰资产管理公司,股市收获亦颇丰,也因其良好的历史投资收益,使之成为在第三方资产管理领域走得最快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华泰资产管理已成为全国9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市场化程度最高、受托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最大、公司数量最多(40余家)的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王梓木如是说。
第三方资产管理
根据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可以打理“家族财产”,还可以签约管理第三方资产。由于保监会相关规定并没有对第三方资产的范围作出限定,保险资产管理受托资产范围应该包括保险资产与其他范围的资产。而华泰资产目前接受管理的资产都是保险资产。
2008年,华泰资产净投资收益率达到5.83%(而2007年这一数字为35%),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不能不说业绩骄人。
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可以做到行业第一名?“第一,人的因素比较大;第二,华泰代理了其他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的业务。”一位不愿具名的其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管说。
因为政策的局限性,那些尚未获批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某些业务只能透过这9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去运作。
市场上那么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华泰呢?王梓木的回答是,“一是华泰的风险管控做的比较好,二是投资收益率相对高一些。我们首先向对方介绍的就是风险管控,钱不能丢,然后才是投资收益。这样,华泰就取得了很多保险公司的信任。”
华泰管理第三方资产的收益率甚至高过华泰自有资产(华泰保险、华泰人寿)的收益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资产配置的不同。当华泰管理第三方资产时,必须按照对方的要求来进行资产配置,主要包括期限的匹配和收益率的匹配。
也就是说,资产管理公司只能按照委托方指定的配置区间范围做出具体投资方案。一般来说,委托方给出的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配置区间范围通常较大,这样,受托方在投资时也会有一定的灵活度。资产管理公司才会有所作为。
2008年,华泰财险的投资收益率约为6 %,华泰人寿的投资收益率约为9 %。众所周知,财险的资金运用和增量多为短期,因此这部分资金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更多是从长期方面考虑。相反,寿险的钱就相对好用,因为资金量大、期限长。
华泰资产管理内部有一个统计。华泰资产管理自成立的那一天起,总共为委托人创造了近70个亿的利润,其中,华泰财险和华泰人寿的投资收益不过30亿,其他40多亿都是为其他保险公司创造的。也就是说,华泰资产管理除了为华泰财险、华泰人寿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外,也为整个保险行业做出了贡献。“我们是毫无保留、不分亲疏地同时在做。”王梓木说。
如若身份换成一个非独立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做法显然会有所不同。此时应重点保证对自身主营业务的支持。道理很简单,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将直接影响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和分红险的分红水平。而市场上,谁的投资收益率高,谁的保险产品就会好卖!当我们为别的保险公司做了这么高的投资收益率,那么它的产品也就好卖了,这不是壮大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吗?
尽管如此,华泰资产管理还是毅然选择了市场化、公开化的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华泰财险、华泰人寿也必须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就是市场化生存和它的倒逼机制。王梓木说,“谁的市场化程度高,谁的生存能力就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我们宁愿走这一条道路”。
如果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单独为自身“家族资产”而开设,那么就会降低它的市场化、公开化,专业化程度也会随之降低,资产管理公司就会存活不好。“我们在公司发展中始终遵循市场化的规律,大的方向是按照市场化来掌控的。”王梓木说。
当然,华泰没有像中国人寿、平安、泰康那样庞大的资金规模,争取管理别人的资产也是一种选择。目前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来自华泰内部(华泰保险、华泰人寿)的家族资产只占1/3 ,其他2/3 为第三方资产。
限时、限地、限量、限人
2005年1 月,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第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这也是自2004年6 月1 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以来获准开业的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2005年3 月,华泰资产管理即以投下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市场的第一单而扬名。
同时,依托于内部独立的地位,以及和监管部门的良好沟通,华泰资产于2006年6 月推出华泰增值投资产品,成为国内首个发行保险投资理财产品的资产管理公司。
2007年7 月,华泰理财一号投资型保险产品获准在上海地区发售。该产品的突出特点是“保险保障清清楚楚,投资收益明明白白,进出灵活不设门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保险的诚信原则,能够满足广大投保人对保险保障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双重要求。此后,华泰理财二号、华泰理财三号、华泰稳健相继推出。2008年,华泰又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开发出华泰居祥理财家庭综合保险。至此,华泰保险已经有6 款投资型产品面市。
华泰一号,华泰二号,华泰三号和华泰稳健的产品结构,基本上和开放式基金类似。华泰稳健在存续期内均可申购与赎回。和基金的区别在于,该产品加入了部分保险保障的因素,提供账户价值200 %的家庭财产保险保障。不过,该部分保险折算对应保费的现金并不多,其保障的风险因素有限,包括火灾、爆炸、暴雨等。
现在看来,华泰一号、华泰二号、华泰三号、华泰稳健,每一个产品都是实实在在地创新。华泰理财二号采用了半封闭式运作模式,存续期内只能赎回不能申购;华泰三号则通过风险的再次分散和收益的高度优化,让投保人获取高于基金平均收益率的投资回报,同时风险比单只基金品种要低;华泰稳健则成为国内首只通过银行系统在全国范围内集中销售的理财型保险,成功融合了股票投资与保险保障的功能,投保人既可以分享资本市场收益,又享有公共交通意外风险保障。
中国保监会批准的投资型保险产品一共有9 个,华泰保险就占了 6个,华泰的品种最多,收益最好。其他一些保险公司也在做投资型产品,可是有的却一做就亏。据了解,人保PICC早期开发出来的“金牛”其实就类似于华泰一号、华泰二号。
华泰的做法是在华泰保险内部成立金融事业部,同时对产品实行限时、限地、限量、限人发行。
举例来说,华泰一号、华泰二号、华泰三号都仅仅是在上海地区,通过工商银行一家发行,此谓限地;限时,就是产品卖多长时间,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限量,卖10亿还是20亿?就此打住;同时,该业务只能由金融事业部的这一拨人来操作,不是谁做都可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规模和成本。
为什么要控制规模?保险资金的时限与规模决定了这个钱拿来究竟该如何使用。所以,一个好的投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在面市之前是需要精心策划的,这包括久期匹配、收益匹配、风险匹配各方面都能够匹配上,产品卖出去多少可以盈亏平衡或者赢利等等。
华泰并没有发动各分公司都来做这些业务。“如果分公司上下都来做这个业务,时间上不一定把握得好,量上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尤其是成本上难以进行管理。让分公司来做这些业务,分公司肯定要为此付出管理成本,保费取得成本就会比较高。”其他保险公司往往由全体分公司来做,这样分公司将成本往上一挪,再逐一汇总、合计,产品就不赚钱、亏了。差距就这么一点点,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到底,还是管理问题。
目前,华泰投资型产品已经形成了从货币市场到股票投资,覆盖预定收益和非预定收益的完整产品线。截至2008年年底,公司投资型保险产品期末规模达178.16亿,较2007年年末增长35.37 %。在资本市场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金融事业部仍创造了人均利润超百万的经营业绩。
如若不是成立金融事业部……我们无法预想结果会怎样。其实,金融事业部也就是个十来个人的小部门,人数最少时才七、八个人。一个管理方面的小小的创新举措,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收益。
(本文来源:《管理学家》杂志 作者:高冬成)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